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聚焦智慧社會的適老化問題。方案明確表示,在政策引導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并融入智慧社會。其中,保障居家老年人基本服務需求成為重點任務之一。家電產品,作為日常生活的必備品,與老人們的日常需求密切相關,且正處于智能化升級的關鍵階段,適老化問題就更加迫切。
提速發展的智能家電正在成為老年人難以攀上的科技高峰
消費者升級驅動下,人們對生活品質有了更高的追求,而家電產品作為品質生活的重要一環,在產品本身的屬性之外,消費者對其科技含量、技術水平、便捷程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家電企業為了在科技領先性、便捷性上更勝一籌,紛紛瞄準了智能化創新,以期通過全新的產品體驗,贏得消費者青睞,搶占市場風口。就當前的家電行業而言,智能化已經成為了不可逆轉的潮流,而且,在消費需求升級與行業轉型升級的雙重推動下,速度越來越快。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應用技術研究所副所長趙鵬在接受采訪時曾指出,從2009開始,中國家電經歷了智能化發展非常快的十年,無智能不創新,這已經成為了業內的共識。到目前為止,所有家電都搭載了智能模塊,雖然水平參差不齊,但均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智能化功能。
不可否認,家電的智能化發展確實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便捷,但同時,也讓家電的操作變得繁瑣。以電視為例,智能化發展之后,其不再是單一的觀影平臺,而是集游戲、購物、社交等于一體,給消費者帶來了更豐富的使用體驗。但同時,我們也能看到,電視正在變得“復雜”,不僅是界面分類繁多,操作也多種多樣,多個遙控器、語音操控、體感控制等等,即使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強的年輕用戶也要摸索嘗試,更遑論學習能力下降、與網絡有壁的老年人。而恰恰是這些老年人,是當前無愧的電視使用主力。有數據統計顯示,45歲以上用戶每天夠看智能電視的占比高達79%。不僅僅是智能電視,家中常用的冰箱、洗衣機、微波爐、電飯煲等,都在智能化的道路上狂奔,功能不斷豐富,按鈕在不斷增加,因為“怕摁壞”而不敢操作家電產品的老人也越來越多。
家電產品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減少勞動,豐富生活,因此,實用性、可操作性和便利性是其最基礎的屬性。智能家電,作為升級迭代產品,在便捷性上應更勝一籌,而不是讓人敬而遠之。智能家電追求尖端潮流無可厚非,但要給予“適老”才能走得更穩、更長久。
“銀發”市場大有可為,或成為智能家電破局的關鍵
在企業、機構的大力推動下,智能家電的概念雖然已經深入人心,但是,智能家電產品始終差錢人意。反映到消費端,消費者在實際選購中,對智能家電產品雖然高度關注,但大多秉承潮流、新奇的心態,并非因為對智能應用體驗的認同。時至今日,智能家電概念雖然婦孺皆知,卻依舊沒能擺脫“雞肋”的爭議。智能家電需要在實用性上突破,打動對易用性要求嚴苛且群體龐大的老年人,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將達到3億,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到2033年將突破4億,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到2050年前后將達到4.87億,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對家電產品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奧維咨詢就曾預測,僅城鎮空巢老年人家庭每年的老年家電需求規模就超過了600個億。可以預見,在未來,適老家電將成為家電市場重要的細分領域,作為標配的“智能”自然不能缺席。這將是智能家電打破潮流圈層的利器。
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老年型家電應有別于一般家電產品”的理念已經被提出多年,而且,也已經有相應的產品推出。在我國,在相關政策的引導下,適老產品也正在成為受到全社會的關注。方案就明確指出,發布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開展應用試點示范,按照適老化要求推動智能終端持續優化升級。建設智慧健康養老終端設備的標準及檢測公共服務平臺,提升適老產品設計、研發、檢測、認證能力。這將對家電企業的智能技術研發實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考慮產品的科技感、潮流感,更要將適老化、人性化完美融入其中,唯有如此,才能打開更為廣闊的市場,贏得未來。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