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菌與青海等多省區地標產品達成戰略合作 打造農產品產銷閉環新范式

2023-06-20 15:35:48     來源:中國焦點日報網

碧波蕩漾的青海湖、白雪皚皚的昆侖山、靈動壯美的三江源、巍峨磅礴的祁連山......青海是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主要生態產品輸出供給地,在這里,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

18日,以“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打造生態文明高地”主題的第三屆中國(青海)國際生態博覽會剛剛落下帷幕。現場,合肥給力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給力菌公司”)與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等省區達成了10多萬畝地標產品從種植到銷售的閉環合作,落地一二三產業融合新模式,助力當地生態保護和地標產品的品質提升、增產增收。

圖說:第三屆中國(青海)國際生態博覽會開幕式現場

青海生態保護叫“給力菌”來幫忙

農業發展見“美”亦求“效”

本屆博覽會由商務部、生態環境部、中國貿促會、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和支持。青海省委書記、青海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剛在致辭中說:“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今天,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換,給了我們發揮后發優勢、換道超車的新賽道。我們將立足青海、服務全國、面向國際,堅定不移推進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此,本屆生態博覽會致力于打造一個由政府、院士、智庫、企業廣泛參與的國際化交流合作平臺,期待大家有更多的靈感來自青海,能把更多的成功案例帶給青海,有更多的成果產生和轉化在青海。”

作為“微生態調節專家”,給力菌公司依托斷代性的復合微生物技術,將農業與數字經濟、微生物技術充分融合,提供高效、環保、無污染的個性化種植方案,并從科技、品牌、銷售等多個維度賦能農產品的長足發展。這與青海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的理念不謀而合,于是,在第三屆生態博覽會現場就與當地種植企業達成了戰略合作。

圖說:施用“給力菌”復合微生物活性液試驗作物與其他作物對比

據介紹,給力菌公司推出的復合復合微生物活性液已應用在吉林50多萬畝的玉米、水稻、高粱等作物種植上,不僅增產增收效果明顯,還有效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降低了對耕地土壤的破壞。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示范戶崔曉明的水稻示范田里,采用該復合微生物活性液的水稻在當年增產15.7%,且經國家權威檢測機構譜尼檢測222項指標,均未檢出化肥農藥殘留,達到綠色食品標準。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的黑玉米施用該復合微生物活性液后,當年黑玉米增產30.81%,并提前10天成熟。經白山市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檢測后,未檢出化肥農藥殘留,達到綠色食品標準。

不僅如此,種植農戶也反映“給力菌”復合微生物活性液對大田作物、蔬菜、水果、花卉、中藥材等都有明顯效果,應用也很方便,可拌種、噴施。不難想象,今后給力菌復合微生物活性液在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等省區的廣泛應用,能夠讓更多地標產品“走出去”,讓“綠色”更快成為種植地的“金名片”。

青海農品商業化閉環這樣養成

“給力菌”成為造福農民的“法寶”

此次給力菌公司與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等省區達成的合作,是以銷售端的品質管控追溯源頭的生態種植,也就是說,這10多萬畝地標產品的產銷閉環的關鍵節點,都將在給力菌公司的科技賦能和嚴格品控下完成。

圖說:復合微生物活性液試驗田對比圖

在種植環節,給力菌公司能夠為農場提供定制化種植方案,改良土壤,提高農產品品質。具體來說,“給力菌”復合微生物活性液施用作物后,能夠產生抗氧化物質,清除氧化物質,消除腐敗,抑制病原菌,形成適于植物生長的良好環境。另外,活性液在降解重金屬,降解各種農藥、草甘磷殘留上也有重要作用,通過治理土壤板結,提高土壤有機質,進一步改良土質,降低對耕地土壤的破壞。

“我們的復合微生物活性液能有效將空氣中的氮固定在植物葉面,促進植物生長,提升農作物的抗病能力。”據給力菌公司產品研發負責人周晴晴介紹,該活性液可產生各種維生素、各種生化酶、促生長因子等,促進農產品健康生長,從源頭提高農產品的品質,真正與千百萬農戶一起實現綠色增產增效。

在銷售環節,給力菌公司從農場、工廠嚴選優質農產品及深加工產品,基于給力菌公司在線上線下建立的銷售渠道,進行銷售賦能。而這些農產品,是施用復合微生物活性液種植后,給力菌科在農場回收的,充分為工廠提供優質農產品原料,再反哺給力菌銷售商品的品質,實現最終的農業商業化閉環。

圖說:給力菌公司農業商業化閉環模式一覽

可以說,與給力菌公司達成合作的10多萬畝地標產品,播種即有“歸宿”,成熟后根本不愁賣。“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探索,在全國地標農產品的商業化道路上,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合作新模式。“給力菌公司總經理張治乾坦言,這樣的合作方式更聚焦于“產銷共同體”的閉環打造,通過品牌化的商品和服務讓“好山好水好產品”走出去,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產業振興。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分享到:
更多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投稿合作| 法律聲明|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 ? 2020 消費時報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99 734 9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