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要聞 > 正文

科普化療腹瀉,了解副作用應對指南!

發表時間:2024-02-29 15:12:57

字號:A-AA+

化療作為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攻擊癌細胞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對正常細胞產生影響,其中腹瀉作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用于治療惡性腫瘤的化療藥物多以快速分裂的細胞為靶細胞,作用于胃腸道上皮細胞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腸黏膜損傷,引起腸黏膜屏障功能的破壞以及腸道菌群失調,從而導致腹瀉。

關于化療腹瀉的Q&A

1、 化療腹瀉的定義及發生率?

化療腹瀉指在化療期間或化療后,患者出現伴或不伴輕度腹痛的腹瀉,一天數次或數十次,可持續數日。化療腹瀉是腫瘤患者化療過程中常見的并發癥,是導致治療調整、延遲甚至停止的一個主要因素,同時極大地影響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隨機臨床試驗中,化療引起的3-4級腹瀉發生率波動于5%~47%,以某些特定化療藥物如氟尿嘧啶類、伊立替康為最常見。

2、 化療腹瀉的分級?

目前常用國際抗癌協會所制定的通用不良反應分類標準( NCI CTCAE 4. 0),依據每天的排泄次數和病情的嚴重程度,將腹瀉分為1~5級。

1級:腹瀉較基線增加<4次/天

2級:腹瀉較基線增加4~6次/天

3級:腹瀉較基線增加≥7次/天

4級:危及生命

5級:死亡

3、 引起腹瀉的常用化療藥物?

如5-FU、卡培他濱、伊立替康、拓撲替康、多西他賽、奧沙利鉑等。

不同化療藥物引起腹瀉的概率如表1所示:

4、 化療腹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如何有效保護患者腸黏膜屏障功能是預防和治療化療相關性腹瀉的關鍵。對于接受化療方案出現腹瀉癥狀的患者而言,首先要應盡早食用益生菌 ,人體腸道含有多種復雜的微生物群落,稱為腸道微生物群。益生菌中的許多微生物與人體腸道微生物群中常見的組成相同。益生菌的有益作用是通過多種機制來實現的,包括誘導免疫調節、生理應激保護、抑制病原體、調節微生物組以及改善腸上皮的屏障功能。益生菌被認為通過刺激腸上皮細胞的細胞增殖率來促進因化療損傷的腸黏膜的修復。

推薦大家吃 RejuLab 益素益 生菌 ,其成分中的布拉迪酵母菌和長雙歧桿菌BB536都是被科學驗證過的,可以調節腸道菌群,形成腸道保護膜的優質菌種,尤其適用于腫瘤治療過程中引起的腹瀉、惡心嘔吐等問題。

其次是補液和維持電解質平衡 ,針對腹瀉患者最重要的治療措施為補液,對于1~2級的輕度患者,通過口服或靜脈補充含有水、電解質、葡萄糖的液體有助于腹瀉患者恢復丟失的血容量。針對3~4級腹瀉或者出現脫水癥狀的患者,應當及時去醫院就醫,聽從醫生的治療建議。

癌癥患者如果因化療導致腹瀉,那么對生活質量必然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化療方案引起3~4級腹瀉發生率可高達47%。因此,早發現、早干預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關于 RejuLab 元活派

RejuLab元活派是一個日本本土健康產品品牌,由OmniSolutions Laboratory Holdings Limited和ナムチャバルウ株式會社在日本東京聯合創立。

RejuLab元活派依托現代健康理論,采用領先的生物科學技術、新型檢測技術和健康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進行研發與創新,致力于為廣大用戶提供優質的健康產品和專業服務。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今日熱點網

? 最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