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加速智能家居融合發展,提升消費體驗是關鍵
最后更新:2021-10-14 11:48:23來源:中國消費者報隨著智能終端設備和物聯網技術快速發展普及,以住宅為平臺,采用智能技術實現安全、健康、環保、舒適、便利等功能的智能家居逐步進入尋常百姓家。它的出現,迅速吸引了一部分消費者的目光。
10月5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華夏家博會北京站看到,在智能家居區,從流行的智能晾衣架、智能馬桶、智能床,到帶有健康理念的智能新品、全屋智選臺燈等智能產品,應有盡有,吸引了很多消費者駐足。其中,智能單品以及全屋智能系統等成為熱門咨詢區。
業內人士表示,智能家居融合是一個趨勢,消費升級加速家居生活向智能化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享受智能家居帶來的愜意。
智能家居融合成趨勢
國慶7天長假里,連續5天陰雨蒙蒙,家住北京亦莊開發區的王女士為晾衣發愁。在一次聚會上,友人家的一款具有烘干、殺菌等功能的嵌入式智能衣柜引起了王女士的興趣。聽友人介紹,該衣柜將衣物護理機嵌入其中,衣服放進去能很快烘干,除菌凈味效果也不錯。
“衣物護理機與定制家居融合后不僅美觀,也為定制家居賦能,融合后的定制家居升級為智能家居,與家里的智能系統聯通,實現整體家居一體化智能操作。”MIYAGA米衣迦CBO首席品牌官朱悅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嵌入式衣物護理機可以與衣柜融合變身“智能衣柜”,也可以單獨使用,未來市場非常廣闊。
據記者了解,全屋定制品牌索菲亞去年推出了一款嵌入式智能衣物護理柜。該款產品的外觀與衣柜一樣,具有精細護理、掛燙、輕柔烘干、去味除菌等功能。在今年7月的上海綠博會上,德國米衣迦一款熱泵智能烘干護理柜以其“38度低溫烘干,420W節能功率,免熨燙護理,烘干除菌”等功能備受關注。
隨著智能終端設備增多和物聯網技術快速普及,智能家居進入尋常百姓家,居家生活更加便捷、智慧。智能餐桌、智能廚房、智能衣柜等一系列智能家居產品涌現,迅速搶占了傳統家居的部分市場份額。
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副秘書長、智能家居專委會秘書長施冬平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家居行業逐漸從大眾化的家居產品演變成具有個性化、定制化、智能化的一整套智能家居方案。不管是定制衣柜加上衣物護理機,還是智能鞋柜加上消毒殺菌功能,這些本質上都是產品不斷融合和跨行業聯動的成果,其最終目標就是滿足消費者需求。
據施冬平介紹,智能家居產品正在從機械技術、計算機控制的單品智能化,改善產品功能性和舒適性階段,向利用網絡技術使不同品類家居產品在互聯數據上互通,實現遠程控制階段發展。未來將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與用戶實現深入的交互來獲取和學習用戶的行為,實現主動學習行為,增加體驗感,給用戶更好的體驗。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智能家居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測算,我國智能家居潛在市場規模約為5.8萬億元,發展空間巨大。
目前,海爾、美的、華為、小米、京東等巨頭已經布局智能家居市場。廣州市定制家居行業協會秘書長何家齊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智能家居融合是一個趨勢,這不僅為家居行業賦能,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家居生活消費升級。
提升消費體驗是關鍵
“一套智能家居系統,其功能會不會有雞肋的感覺”“是否費電”“安全隱患如何,有無輻射以及噪音”……在采訪中,部分消費者向記者表達了上述困惑。對于智能衣柜的使用感受,部分用戶在網上留言稱“衣服掛進去出來干凈又香噴噴,不用再跑干洗店”,也有網友提出“使用過程中,噪音有點大,但是可以接受”,還有的吐槽功能閑置如同“擺設”。
德能森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陽勇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者體驗不好主要有3個原因:第一是智能集成整合能力差,比如某單品只能跟自己的品牌成品相結合,但一般家庭的家用電器各個品牌的都有,互不兼容會影響體驗;第二是系統靈活性不夠,不能給用戶更大空間去自定義一些個性化玩法;第三是服務僅是表面上商品或系統的買賣,缺乏對應的一系列增值服務。“未來消費者需要的不僅是數據,還要延展服務和建議,這樣才能提高體驗,為消費者提供舒適和便利”。
“目前對智能家居追捧的群體集中在80后、90后的消費者中。”施冬平告訴記者,智能家居融合能讓企業提高自身產品的競爭優勢和占有率,但從消費者角度來看,需優先考慮用戶體驗,打消消費者顧慮。
從單品到融合,從系統到場景,智能家居邁入新時代。但即便是一整套智能家居系統也同樣面臨著人機交互體驗差的問題。據記者了解,目前消費者的顧慮主要是怕遇到“雞肋”產品。而低噪音、低能耗等產品特點,只有在使用后才會有真實的消費體驗。“目前是消費者使用習慣的培養和引導階段,需要讓一部分人先用起來。”朱悅表示。
智能家居前景可期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住宅整體裝修技術規范》標準領導小組執行組長李洪帆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理解得不夠全面,實際上智能家居是一個系統集成的概念,每一個智能家居單品都有一個系統,而系統之間不是“各自為戰”,只有融合才能形成智能家居場景。
新技術、新概念不斷涌現,讓人們對智能家居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十四五”規劃綱要在數字化應用場景中提到智慧家居,指出發展智能家電、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監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則提出,到2022年底,數字家庭相關政策制度和標準基本健全。到2025年底,構建比較完備的數字家庭標準體系;新建全裝修住宅和社區配套設施,全面具備通信連接能力,擁有必要的智能產品;既有住宅和社區配套設施,擁有一定的智能產品,數字化改造初見成效等。
“智能家居要達到簡單有效,不能是復雜的產品,不能是噱頭。”施冬平表示,“智能家居發展到現在是一個順勢而生的產品,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舒適。智能家居行業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很多,包括不斷提高滲透率,提升智能化程度,包括技術和產品功能問題。”

“雙減”政策下酒店行業迎利好,親子度假市場迎新機遇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