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的故事在這里吟唱,梁祝的傳說在這里飛翔,大舜耕耘的沃土,青瓷文化的家鄉,杭州灣美麗的新城,創業者鐘情的地方……浙江上虞,一座文明之城、孝德之城、創業創新之城,正孕育著巨大的發展新動能。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一員,上虞地處杭州灣南岸、滬杭寧大三角的腰線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作為上虞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近年來,國家級杭州灣上虞經開區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全面掀起“二次創業”熱潮,圍繞招大引強、項目落地、產業集群、變革創新、產城融合、綠色安全等方面,力求創新突破,積極鍛造“集群智造、創新驅動”兩張高質量發展金名片,推動平臺能級品質、創新力、競爭力持續躍升,爭當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開發區樣板。
“招大引強”添活力
“強鏈補鏈”增效益
響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高能級大平臺,坐擁上虞區經濟“半壁江山”的杭州灣上虞經開區,奮力當好高質量發展“領跑者”。
近年來,杭州灣上虞經開區強化“項目為王、企業至上”理念,把招大引強作為經開區工作的“一號工程”,著力布局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現代醫藥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招引具有標志性、引領性和輻射帶動作用的“領頭雁”項目,吸引產業鏈上下游高端環節的創新型企業落戶,著力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當前,具有上虞特色的現代產業鏈體系正在加快構建,杭州灣上虞經開區生動實踐了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建鏈”,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垂直整合。今年以來,總投資58.94億元的新和成尼龍新材料產業一體化項目、總投資10.28億元的甫康健康靶向腫瘤藥物研發與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10億元的晶盛聯合創新產業園項目等一批重量級項目,折射出杭州灣上虞經開區圍繞產業鏈精準招商引資的累累碩果。
同時,謀劃推進化工行業改造提升3.0版,全力支持重點企業做大做強、“隱形冠軍”培育壯大,推動企業“長高長壯”,打造“鏈主型企業+專精特新+產業鏈配套”的“雁陣型”企業梯隊。以浙江龍盛、閏土股份為代表的精細化工優勢企業,利用自身產業基礎優勢,加快向新材料產業延伸布局;以晶盛機電、皇馬科技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隱形冠軍”,在高分子材料、半導體材料等領域打破壟斷,成為細分領域的“領頭羊”,推動企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同樣風生水起的還有現代醫藥產業。得益于上游原料的穩定供應,杭州灣上虞經開區在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的市場具備絕對優勢,集聚醫藥企業近40余家。隨著柏明勝醫療(昌紅科技)、雅本藥業、康龍化成等項目陸續建成投產,將進一步加速杭州灣上虞經開區醫藥產業鏈縱深布局,做大產業共富“蛋糕”。
“市縣長項目”是加強重大產業項目謀劃盯引的有力抓手,也是擴大有效投資、加快經濟轉型的重要舉措。截至4月,杭州灣上虞經開區6個“市縣長項目”,包括杰涵智能機械電氣設備制造項目;金浦纖維年產100萬噸差別化聚酯、72.8萬噸滌綸工業絲項目和昌北生物上虞現代醫藥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等已全部入庫,建設入庫率100%,率先完成全年目標,帶來的最直接優勢是加快新舊動能轉化、搶占未來制高點,實現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順利完成各項經濟指標和產業發展目標任務,離不開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派駐杭州灣上虞經開區的紀檢監察組以政治監督為統領,聚焦經開區經濟發展中的風險領域、群眾關注領域、問題復雜領域,綜合開展日常監督、專項監督、跟蹤監督。今年還新設立杭州灣上虞經開區南片工作聯系室、邵逸夫醫院紹興院區建設項目指揮部聯系點,每周定期駐點辦公和巡查,及時跟進對重大項目、重點工作的監督。截至目前,共查擺問題60余個,提出意見建議13條,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數字變革”賦新能
“智慧監督”護經濟
從傳統化工產業到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從傳統制造業到數字化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從經濟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杭州灣上虞經濟開發區把數字化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抓手,通過建平臺、調結構、聚產業、促轉型,在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智慧安全監管等方面創新打造全省具有影響力的場景應用,引領經濟蝶變升級。
去年,杭州灣上虞經開區以數字化改革引領撬動各領域改革,電機產業大腦建設工作在全省做經驗交流,臥龍電驅入選省級未來工廠試點。以曹娥江科創走廊為引領,中科院杭州灣新材料創新基地、產教融合創新園建成投用,產業協同創新中心二期、浙大邵逸夫醫院紹興院區等項目加快建設……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現飛躍。
在企業數字化改造陣營壯大的同時,一個以“兩個中心+N類應用”為主要功能的智慧園區悄然崛起。智慧園區以杭州灣上虞經開區特色應用為重點建設內容,包括經濟運行、智慧招商、競跑實戰等七大場景。根據一張圖,相關部門即可進行精準管理分析,打造智慧園區新標桿,并成功入選浙江省數字化轉型“觀星臺”優秀應用,在全省復制推廣借鑒。
在杭州灣上虞經開區,“智慧元素”隨處可見。走進開發區科創大樓一樓大廳,映入眼簾的是偌大的電子屏,82個重點產業項目和33個重點政府投資項目進展滾動播放,不僅用地面積、年度投資完成率等情況被逐一標出,而且項目掛鉤領導、項目聯絡員也一一對應。“該智慧電子屏如一面戰鼓,時時敦促,目的讓項目建設‘跑得快’‘跑得穩’。”杭州灣上虞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
化工是杭州灣上虞經開區的支柱產業,但化工產業難免與污染、安全等問題掛鉤。守好底線方能談發展。杭州灣上虞經開區提升杭州灣安全環保智慧監管平臺,建立安全環保應急指揮中心,融合應急、環保、專家及第三方等力量,數字賦能化工行業監管,利用大數據分析對采集數據進行研判預知風險。目前,杭州灣上虞經開區把覆蓋區域內的全部化工企業、主要路網河道近21萬個前端即時感知數據接入平臺,實現三廢處置和安全風險的全流程可視監管、即時預警,極大提升了預警預測和應急處置能力。
一場數字化轉型升級“大潮”在杭州灣南岸奔騰不息。“我們杭州灣上虞經開區是全區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創新發展的主引擎,必須擔起大平臺、主戰場責任,持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全省數字化改革貢獻更多上虞素材、上虞經驗、上虞樣本。”杭州灣上虞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
“產城融合”創共贏
“山海協作”拓新路
“擦亮共同富裕底色,離不開產城融合發展。杭州灣上虞經開區正從單一工業園區向融生產功能、生活功能、生態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新城邁進。”杭州灣上虞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隨著開發區全產業鏈結構的不斷優化和基礎設施的完善,其競爭優勢將不斷提升,為鞏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地位提供堅強的保障。
眼下,優質豐富的醫療教育資源也紛紛落戶杭州灣上虞經開區。在建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紹興院區是浙江大學和上虞區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一大舉措。上虞引進的首所應用型大學——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上虞校區對杭州灣上虞經開區打造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科創新城意義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院校的啟用將推動長三角地區高等教育資源的高效整合和優勢疊加。未來,學院將主動對接服務上虞新興產業發展,全面為高科技園相關企業輸送高技術人才,整合利用政府、社會、企業資源,增加學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力。此外,還將精準對接區域產業人才需求、產業創新需求、產業合作需求,為上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撐。
以產而興,產城融合,不僅有高質量發展,更有高品質生活。如今,原先功能單一的杭州灣上虞經開區,正向功能多元、生產與生活融合的新城轉變。科創中心、大通濱海商城、商業街;高校、小學、幼兒園;酒店、金融網點、公交樞紐、社區中心等齊頭并進,“學、游、閑、住”一體化業態布局加快形成,優化和提高產業布局能力,形成醫院、學校、企業多方共贏促共富的良好局面。
山海協作書寫了另一幅共富新圖景。6月10日,在浙江省山區26縣高質量發展暨山海協作工程推進會上,上虞—文成山海協作“產業飛地”內總投資60億元的臥龍智慧新能源裝備產業化項目正式簽約。據悉,兩地將在杭州灣上虞經開區共建臥龍智慧新能源裝備產業化項目,聚焦打造百億級新能源裝備生產基地的目標,助力推動新能源產業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該項目的落地,不僅能夠搶抓“碳達峰、碳中和”發展機遇,還有利于新能源裝備領域的創新發展,提升其產業配套能力,共同解決制約兩地發展的要素瓶頸,實現共融共建。
洶涌澎湃的錢塘江大潮一路向東,在杭州灣南岸沖擊成一片灘涂,這里拔地而起一個杭州灣上虞經開區,一座產城融合的現代新城。如今,她帶著“二次創業”的激情,以昂揚奮進的姿態奔向共同富裕的大江大河……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