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25日開幕的首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上,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浦東是青年創業路上的“最佳合伙人”。
為什么說浦東是創業“最佳合伙人”?梳理翁祖亮的講話,有三個地方值得細品一下:
——浦東開發開放本身是一個具有標志意義的創業行動,浦東是創新創業的熱土。
翁祖亮說,上海是一個具有創新創業基因的城市。30年前的浦東開發開放,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開始的一次新的創業。30年來,浦東地區生產總值從60億元增長到12734億元,增長了210多倍,人均GDP達到3.32萬美元。以全國1/8000的面積,創造了1/80的GDP、1/15的外貿進出口總額。
“創新創業的最大魅力,在于憑借智慧和努力,從無到有地創造奇跡。” 翁祖亮說,此次論壇舉辦地點上海中心樓下的銀城中路,以前叫“爛泥渡路”。30年來,這里從“泥水蔓延”變成了“財富涌流”。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對創新創業精神的最好詮釋。
——只有保持年輕的“開放心態”,敢于第一個吃螃蟹,才能讓創新創業的活力更大程度地競相迸發。在主旨演講中,翁祖亮講了兩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的主角是盒馬鮮生。2015年盒馬在浦東創業,當時這種融合了餐飲、超市和網絡訂餐的新業態該如何辦證、如何監管成了難題。為了幫助企業解決準入難題,同時又解決政府監管問題,浦東率先試點,為盒馬發放了“準生證”,同時加強日常監管,有力助推了盒馬發展壯大。
這個案例體現了浦東的理念:圍繞辦成事服務好企業,要只說“Yes”不說“No”,從制度上保障企業的發展。
第二個故事的主角是電競。面對電競產業這個新生事物,社會上的認識不盡統一。浦東大膽探索、主動出擊,率先打造上海全球電競之都的核心功能區,率先試點電競運動員注冊制。現在,浦東已經成為了電競頭部企業的集聚地、重量級職業賽事的首選地和電競制度創新的高地。
這個案例說的是,要始終用開放的心態、發展的眼光來對待新生事物,在守住底線的前提下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讓時間來檢驗、讓市場來判斷,讓更多的奇思妙想在浦東誕生、成長、壯大。
——疫情沖擊之下,有三個硬指標,說明了浦東創新創業的“生態優勢”。
翁祖亮介紹,今年一季度,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浦東部分重點經濟指標逆勢上揚:吸引內資項目同比增長6.1%,實到外資增長36.6%,工業投資增長26.8%。很多企業之所以選擇浦東,就是看中了浦東的整體生態,在這里能找到最佳的合作伙伴,找到企業發展亟需的人才,找到貼心的政務服務。
“生態建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翁祖亮說,浦東將著力做優“四大體系”:全生命周期的創新孵化體系、全鏈條的科技公共服務體系、全方位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全覆蓋的產業支撐體系,幫助創新創業者最高效地把創意轉化為商品,最有效地把商品轉化為產品。(何欣榮)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