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交通>正文

共享專機模式受關注,將推動通用航空產業創新發展

時間:2021-09-14 14:24:08 來源:中國商報

9月9日,三架共享公務專機首次以機隊組隊齊飛,這是天九通航的一個大日子,也對國內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具有特別的意義。作為國內共享飛機模式的引領者,天九通航僅用了八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三架共享公務專機的交付。隨著大共享經濟時代的到來,共享專機的創新模式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一模式也推動著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的創新發展。

產品矩陣初現規模

9月9日下午4時,敦煌莫高國際機場烈日當空,作為天九一號·雄鷹隊的隊長,天九共享集團全球CEO戈峻分外激動。“這架飛機狀況非常好,我們為擁有這架飛機的企業家朋友感到高興。”的確,40位機主每人花費一臺汽車的價錢便成為這架專機共同的“主人”,擁有這臺專機2.5%的所有權。所有機主通過管理運營機構可以進行專機的產權分割、管理以及進行使用分配。

據了解,這是天九通航在過去八個月時間里交付的第三架共享專機,機型為加拿大龐巴迪生產的挑戰者850大型公務機,可搭載15名乘客,巡航速度可達850公里/小時,最大航程5206公里,可滿足機主飛往我國所有地區及大部分東南亞國際航線的需求。此前在2020年12月17日,首架共享專機天九一號·飛虎隊(機型為萊格賽650)在海口美蘭機場成功首飛。今年6月22日,第二架共享專機天九一號·神龍隊(機型為龐巴迪挑戰者850)也投入運營。

天九通航集團董事長才旺扎西在現場致辭稱,繼飛虎隊、神龍隊后,雄鷹隊在敦煌成功啟航,這是天九通航發展的里程碑,希望在“通航+”的創新模式引領下,天九通航能夠帶領企業家一同實現時間、空間、效率和財富的多重收獲。

據悉,天九通航已初步組建以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為飛行基地的共享專機網絡,擁有共享公務機、共享直升機、共享智能自動駕駛飛行器三種產品系列,初步實現產品矩陣化、業務規模化。目前該公司已整合全國通航公司191家,可調用航空器上千架,成立了12家城市通航服務公司(天驕俱樂部),天九通航App已發展成為全球通用航空產業生態級互聯網平臺。天九通航成立于2019年,隸屬天九共享集團,是一家服務于企業家群體的共享專機平臺與商務社區。天九通航集團聯席總裁孫永安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天九共享集團潛心六年,關注我國通航產業以及公務機產權共享、使用權共享和分時共享。

“三架專機的首飛給我們帶來了驚喜和很多的收獲,也帶來了很多思考。”孫永安表示,這首先印證了共享經濟模式在我國通用航空領域發展具有一定的落地基礎。他表示,天九共享集團通過30年的發展積攢了150萬企業家客戶,龐大的客戶基礎是共享專機產品落地我國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這是大共享模式在我國通航產業的一次成功實踐。我們通過共享模式給國內的通用航空產業增加了新的動能和新的客戶源,帶動了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

六個月220小時意味著什么

2020年8月,針對普通公務機購機金額昂貴、運維成本高、利用率低等行業弊端,天九通航宣布推出我國首架共享專機——天九一號。當時外界對天九通航的這一舉措更多持觀望態度。不過,一則剛披露的數據打消了這種疑慮。今年上半年,其共享公務專機單機飛行時間累計超過220小時。

這意味著什么?“這在行業里已經處于一個非常高的層次了,遠遠高于行業年平均飛行在100小時左右的‘成績’。”孫永安說,形勢還在繼續向好。據悉,從6月份至今,天九一號共享專機執飛任務滿負荷排期,連續往返成都、長沙、哈爾濱、三亞、西雙版納、鄂爾多斯等城市。

據了解,目前國內部分公務機擁有者,其公務機的使用頻率依然不高,年平均使用時間在100小時左右。而在成熟歐美市場,年平均使用時間可達到800-1000小時。孫永安表示,跟通用航空領域的傳統企業相比,這一數據充分證明共享模式能夠降低飛機的采購成本、使用成本、提高飛機的使用效率,充分印證了共享專機盤活存量資源的社會價值。

按照天九通航的規劃,每架專機由40位企業家平攤,每個人只要花2.5%的錢就能享受100%的專機服務,算下來每人只需投入20萬元(共享直升機)或200萬元(共享公務機)。為什么是40位?孫永安表示,主要考慮到天九共享集團所擁有的150萬企業家客戶大部分為共享專機體驗客戶,需要通過體驗式消費逐步成長為共享專機真正的消費群體,最終帶動共享專機網絡和機隊規模化擴張。40個機主,如果每一個機主每年能夠飛20個小時,這架飛機每年就能飛800小時,而800小時意味著天九一號共享專機的使用水平在全球處于領先水平。

據了解,天九通航共享專機的目標客戶非常豐富,不只是頂級的企業家、演藝明星、體育明星,還有很多集團客戶、各種社會團體、三四線城市的企業家客戶等等。在優先滿足機主需求之外,剩余的飛行時長可以對外開放,進行商業銷售。

資深通航產業觀察家、《今日民航IFLY》雜志社長兼總編輯王泓表示,天九通航的共享專機模式充分挖掘了國內“腰部”企業家的消費潛力,滿足了這部分群體的個性化出行需求。

飛機共享時代到來

實際上,產權共享飛機在海外早有先例。股神巴菲特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嘗試,其旗下的私人飛機運營公司利捷航空(NetJets)對外提供公務機分享產權分時使用服務。2014年9月,利捷航空曾在我國推出包機服務,這也是首家在我國運營的全球私人航空公司,但很快銷聲匿跡。有業內人士表示,利捷航空折戟國內市場主要是因為當時無人問津,但現在的市場環境已大不相同,共享飛機出行市場規模日漸增大。

今年8月2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董志毅表示,在通用航空發展、國際民航話語權和行業創新能力等方面,我國還處在起步階段,這將是未來我國民航的主攻方向。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通用航空業被確定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政策紅利的推動下,十四五期間通用航空產業將迎來發展的歷史性機遇,萬億級市場蓄勢待發。

戈峻表示,過去國內通用航空市場發展緩慢,一是因為我國的通用機場數量不夠,現在在國家的支持下,我國通用機場正處于快速建設階段,2020年國內新增通用機場93個,相信未來還會繼續高速發展;二是運營費用太高,但天九通航通過共享的模式大大降低了專機運營的成本。并且隨著未來運營能力的提升,成本還會繼續下降。“相信這個產業是未來我國最重要的產業之一,也是一個沒有被開發的藍海市場。”戈峻認為,飛機共享時代已經真正到來。據悉,天九通航第四架共享專機也正在采購中,未來會形成規模化機隊運營。

據悉,在天九通航的規劃中,3年內將購買包括公務機、直升機在內的300架共享專機,5年達到600架、10年達到1000架的機隊規模。

相關閱讀

圖片推薦

八卦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