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冀東油田首個油區外清潔能源供暖項目——山東武城縣清潔供暖項目完成供熱主管網定向鉆穿越,標志著該工程已進入施工最后沖刺階段。
該項目位于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城區北部,總供熱面積235萬平方米。項目堅持“取熱不耗水”、“以灌定采、同層回灌”的原則,采取“整體部署、集中鉆井、規模供暖”結合“分散部井、就近鉆井、點式供暖”的設計理念,利用地熱能為武城縣供暖。目前已開鉆地熱井23口,完井20口,交井12口,基本保證了今年供暖季熱源側供給能力。項目投用后,年可替代標煤5.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4萬噸。
今年以來,為全面落實中國石油“綠色轉型、低碳發展”的新能源發展戰略,冀東油田堅持以地熱清潔能源為龍頭,按照“一體兩翼兩支撐”發展思路,著力構建“一代雙鏈三步走”產業布局,積極推進綜合清潔能源服務延伸,全力打造綠色低碳能源產業增長極。
為進一步提升清潔能源替代率,油田加速推進油區內綠電項目建設,依據油田“十四五”能耗預測,開工建設高75平臺集中式、唐海基地屋頂分布式、南堡403平臺油光互補等多個光伏電站項目,計劃裝機總量40.99兆瓦,年均發電量5084.8萬千瓦時。同時,利用南堡、北堡、柳贊等區塊閑置土地和井場邊緣,開發平價上網光伏發電項目,預計至“十四五”末建成245兆瓦的風、光發電裝機規模,在盤活油田土地資源、實現創收創效的同時,為油田打造“碳中和先行示范基地”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