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關村論壇之新型實體企業論壇上,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劉暉表示,實體企業需要的是量身定制,甚至是適合自己所在的垂直行業的數字化升級規劃。
劉暉表示,很多實體企業在做數字化升級轉型的時候非常務實,要看到本行業有通過數字化的升級轉型實現了降本增效,才會明確投入下一步的轉型目標。
“中小企業特別是大量實體企業做數字化轉型的時候最關注的一點,就是這個轉型什么時候生效?”劉暉表示,企業主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時間點,需要有個看得見的價值體現才能推動他們進行數字化轉型。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認為,“新型實體企業在促進傳統實體企業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生產和治理方式向數字化轉型,以及推動實體經濟以創新驅動價值形成等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趙萍認為,新型實體企業的核心內涵是指通過技術創新,獲得了不可替代的、獨特的數字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整個供應鏈效率,并帶動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和網絡化、智慧化發展的實體企業。
趙萍認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促進傳統實體企業降本增效,實現轉型升級。如京東通過扎實的基礎設施,高效的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創新的技術服務能力,助力農貿、交通、通信等實體經濟企業數字化轉型。其次,促進實體經濟生產和治理方式向數字化轉型。如中興通過云化數字平臺、統一架構牽引、共享中臺能力的技術支撐,實現了全流程、多維度可視,風險預警,運營提效。最后,以創新為主推動實體經濟價值形成。如華為聚焦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領域,堅持開放式合作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