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人們受到限制無法外出購物,社區團購成為不二之選。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以及社區團購的不斷成熟,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把眼光投入到社區團購,深化布局。社區團購為何吸引互聯網巨頭涌入?社區團購的興起將會對零售業造成哪些影響?
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
有消息稱,字節跳動正醞釀推出“今日買菜”服務,而快手已經深入長沙進行調研。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年初,互聯網巨頭就開始相繼布局社區團購這條賽道。
滴滴是眾多參與社區電商的玩家中,最早入場的企業,今年4月份,滴滴旗下“橙心優選”團隊進入成都;6月份,美團成立“優選”事業部,提出“千城計劃”;8月份,拼多多推出多多買菜服務;9月份,阿里巴巴推出盒馬優先事業部,正式入局社區團購;11月份,京東正籌劃名為“京東優選”的社區團購項目,預計將于12月底到明年1月初正式上線。
“無論是傳統電商巨頭還是互聯網的社交、短視頻等巨頭都面臨線上流量瀕臨枯竭的問題,而線下新零售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好的方向。疫情之后大家對于社區的重要性逐漸認同,社區生活方式也逐漸被大多數人所熟知,發力社區團購非常正常。”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
社區團購,顧名思義就是真實居住社區內居民團體的一種購物消費行為,是依托真實社區的一種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的團購形式。與傳統電商相比,社區團購的運營模式更為輕,借助微信等社交流量入口,具有用戶社區化易傳播、商家集中化管理以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特點。
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將近一半的用戶選擇社區團購平臺的主要因素是商品物美價廉及購買方式便利,方便省時、送貨上門也成為社區團購代替線下消費的主要優勢。
對比當下的的獲客、物流、采購模式,社區團購特色突出。首先,以低價+社交獲取價格敏感客戶或場景;其次,物流上,城內采用配送到社區自提的模式,而在城城間,率先把冷鏈鋪進下沉市場;最后,采購上,深入農貿市場環節,采購尾貨/臨期/滯銷+正常生鮮品。
千億市場可期
2020年下半年,阿里、騰訊、美團、拼多多、滴滴紛紛入局,社區團購為何吸引互聯網巨頭涌入?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在疫情的刺激下,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也將保持高增長趨勢,預計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將超過1220億元,增長率達到28.4%。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社區團購市場持續下沉,同時憑借便利的觸達服務,實現用戶的高度教育。預計中國社區團購市場未來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別。
對于企業來說,社區團購采取預購模式,降低采購及運營成本,便于復制與規模化,同時由于基于社區熟人的信任交易,獲客成本低,圍繞社區集中采配,用戶自提,降低配送成本。興業證券表示。
招商證券稱,對于消費者來說,社區拼團在價格上要低于淘寶等線上電商平臺售價,同時它的及時性要好于傳統零售電商。對投資者而言,社區團購模型前端固定資產投入較少,模式較輕,同時相比前置倉有較低的引流成本和較少的前端投入。
或將影響零售業態格局
社區團購模式將影響存量零售業態格局。安信證券表示,短期影響主要在量,社區團購主要替代農貿市場、批發市場,部分替代超市;長期看社區團購有望倒逼超市商業模式創新、拓展電商業態和改變電商格局。在長期中,超市仍會有自己的核心價值,始終有消費者更喜歡平價、穩定、一站式的購物體驗而非低價、貨物品質穩定性稍差、爆款但品類不全的購物體驗,不論是目前社區團購經營數據還是美國折扣雜貨店的數據,對消費者的滲透率均低于超市。
華為研究專家周錫冰表示,社區團購會影響傳統的、單一模式的零售業的生意。第一,零售業也在進行數字化、便捷化。在很多小區,零售店的服務模式也在漸漸地改變,比如微信群的產品推薦,以及配送;第二,零售業的及時性。在傳統小區,零售業的及時性和準時性,社區團購目前還無法達到;第三,社區團購在未來會改變新一代消費者購物的模式,傳統的零售行業被迫需要進行自身的升級和轉型,以及業務的調整。
“社區團購本身本大利薄,互聯網公司做這個業務,本質上是搶奪線下菜市場、社區農貿市場的份額,對社區市場有影響和對整個實體零售影響不大。”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認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