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重醫附屬兒童醫院互聯網醫院,在手機上,陳玲給5歲的女兒完成了看病全流程。
按照醫囑,陳玲將繼續給女兒服用孟魯司特鈉咀嚼片一個月,等待下次復診。
今年4月,我市出臺《重慶市促進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5年)的通知》,提出“加快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目前,重醫附屬兒童醫院等我市14家實體醫院拿到互聯網醫院牌照。
14家醫院拿到牌照
重慶進入互聯網醫院試點階段
1月21日,重醫附屬兒童醫院正式拿到市衛生健康委頒發的互聯網醫院牌照,標志著我市首個互聯網醫院正式亮相。
到底什么是互聯網醫院?據市衛生健康委信息統計處處長梅政成介紹,互聯網醫院包括作為實體醫療機構第二名稱的互聯網醫院,以及依托實體醫療機構獨立設置的互聯網醫院。
2018年9月,《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發布,國家正式定調互聯網醫院,要求必須依托實體醫療機構建設。2019年10月,市衛生健康委出臺《關于開展互聯網醫院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標志著重慶進入互聯網醫院試點階段。
按照《通知》要求,互聯網醫院暫在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進行試點,其可為部分常見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復診服務,當患者病情出現變化或存在其他不適宜在線診療服務的,醫師應當引導患者到實體醫療機構就診。
經過嚴格審批,截至目前重慶先后有14家醫院拿到互聯網醫院執業牌照,包括重醫附屬兒童醫院、重醫附三院、市急救醫療中心、重慶海扶醫院、渝北區人民醫院等。
讓看病更加便捷
在線醫保支付助力互聯網醫院發展
互聯網醫院是怎么運行的?
陳玲向記者演示了其就診過程:打開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公眾號,點擊進入互聯網醫院,就出現了新冠肺炎咨詢、首診分診、診后復診等項目,首頁上還有專家推薦。在選擇復診后,就會出現科室及醫生列表,依次選擇后,陳玲向醫生尹麗娟發起了圖文問診,費用15元。
按照提示,醫生將在24小時內回復。一個多小時后,根據上一次的檢查結果及患兒的癥狀,醫生回復:“可繼續服用孟魯司特鈉咀嚼片一個月,再復查呼吸道測定。”隨即開了藥方,陳玲在線付款后,等待中國郵政配送藥品上門就行了。
“太方便了,不然還得跑一趟。”陳玲家住武隆,因女兒患有變異性哮喘,她基本上每個月都要到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報到”。
“互聯網醫院帶來最大的好處就是方便了患兒及家屬。”重醫附屬兒童醫院禮嘉分院副院長劉恩梅說,今年2月上線后,該院先后開通圖文咨詢、在線復診、慢病續方、AI預問診等服務,服務患者超22萬人次,累計在線處方量6450張,其中57%為異地患者,藥品配送至四川、貴州、云南及市內多地。
今年4月,重慶還啟動了常見病、慢性病門診“互聯網+”醫保服務試點,助力互聯網醫院發展。目前,高血壓、糖尿病特病患者通過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市急救醫療中心互聯網醫院網上問診后,可由醫生開出電子處方,醫保在線結算,打破了“無法在線醫保支付”的瓶頸。
仍需化瓶頸為杠桿
進一步撬動互聯網診療服務
“互聯網醫療順應了醫院發展趨勢,但仍存在不少瓶頸。”市急救醫療中心醫務科科長許毅說,相當數量的患者還是習慣面對面的傳統問診模式,一些患者特別是年齡較大的患者,對線上問診還有一個逐步接受的過程,且這部分群體數量較為龐大。
按照《通知》,互聯網醫院目前涉及的核心醫療服務只有慢性病常見病復診,很多科室都沒上線互聯網平臺,“希望能夠多開放一些科室,甚至在嚴格把控風險的前提下,可以開放部分病種的初診。比如可以看圖說話的皮膚科,還有腹瀉等相對簡單的疾病,通過線上咨詢可以做出初步判斷。”一家醫院負責人談道,醫保支付是另一個需要解決的瓶頸,如何將瓶頸化為杠桿,進一步撬動互聯網診療服務等,都值得進一步探索。
“未來,互聯網+可以將物聯網和家庭健康監測結合起來,對慢性病患者起到一個全流程的管理,比如通過一套家用的設備,實時將患者的血壓、心率、血糖等指標傳給醫療終端,實現對患者身體健康的監測;患者出院的隨訪也可以通過線上來實現;遠程的MDT會診和學科討論,同樣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開展。”市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互聯網醫院建設將會推動公立醫院改革,以現在的醫療為中心向院前預防公共衛生、院中診斷治療、院后康復康養的方向轉變。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