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期美債收益率目前很難大幅走高,股市尚無需擔心央行緊縮的風險。
作為資本市場重要風向標的美債收益率繼續攀升。
2月22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已逼近1.4%,截至北京時間16:44報1.375%,年初以來攀升近50個基點(BP)。牛年伊始,全球“再通脹交易”火爆,國際商品價格持續飆升,這也導致美債價格暴跌,上周10年期美債收益率就突破了1.3%,創下1年來新高。
面對這種情況,全球股市近期都出現震蕩盤整的現象,除了和商品牛市相關的資源股。根據歷史數據,在美債收益率飆升時,股市出現過較大的回撤,尤其是2013年5月,由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言論引發的“縮減恐慌”導致美債收益率飆升、資金瘋狂流出新興市場。此外,2015年5月、2018年1月、2018年8月都是幾輪較為著名的因美債收益率飆升而出現的市場震蕩。
這次的美債收益率飆升與過去幾輪究竟有何異同?對股市影響幾何?
美債收益率走高其實也可利好股市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家外資機構人士普遍認為,盡管債券收益率飆升會導致股票風險溢價(ERP)或股市的性價比下降,但與此前幾輪不同的是,當前海外市場仍處于經濟復蘇周期的早期而非晚期,因此無需過度擔心美債收益率飆升的沖擊,且當前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仍將維持寬松的狀態,摩根士丹利預計美聯儲初次加息要等到2023年。更關鍵的是,當前攀升的更多是通脹預期,各國的核心通脹仍處于較低的位置。
近期,摩根士丹利甚至認為,各界將收益率由低位攀升視為一種風險,這有些“奇怪”或“可笑”——該機構利率策略師希茨(Andrew Sheets)最新表示,經濟逐步復蘇自然會伴隨著利率的攀升,而歷史上,在收益率攀升的時候,股票和信用債的表現往往更好,尤其是當收益率和通脹預期同步攀升的時候,就好比當下。
因為根據經典的戈登增長模型(DDM),即P=D/(r-g),當經濟增速或股息的期望永久增長率(g)快于融資成本(r)時,那么股價(P)就會更高,這往往是經濟復蘇期會發生的情況。
但之所以如今投資者將收益率攀升視作一種風險,更多是因為他們已經開始“過度解讀”,即認為隨著疫苗的普及,未來通脹可能失控、央行或加速收緊、美債收益率的上行可能會失控,這將大大影響股票的吸引力。
全球股市尚無需擔心政策緊縮
主流機構認為,10年期美債收益率目前很難大幅走高,而且股市尚無需擔心央行緊縮的風險。
渣打美國利率策略師戴維斯(John Davis)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元隔夜指數掉期利率(OIS)顯示,市場對美聯儲的首次加息預期已有所提前,但也要到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認為,(首次加息)要進一步提前到2022年將極其困難,因此2023年初之前的債券收益率存在一個有效上限。此外,目前10年的通脹預期略低于2.25%,上一次出現當前的水平是在2019年第四季度,當時WTI原油價格為75美元/桶,10年期美債收益率達到了3.25%。雖然我們預計美國通脹在不久的將來會走高,但似乎目前通脹預期已經有所體現或超調。”
此外,當前全球各國的核心通脹都較低,攀升的只是通脹預期。渣打預計,韓國、泰國和新加坡2021年的通脹率將保持在1%或以下。例如,印尼1月CPI同比上漲1.55%,略高于2020年1.3%的低點,但仍接近20年低點,核心CPI(1.56%)也處于2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就對于股市的影響,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記者稱,美債收益率上升是美國經濟復蘇以及通脹上升的結果,是順周期邏輯的,底部的反彈有利于確認經濟復蘇,也有利于股市上升。“我們認為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在1.5%以下,不用過于擔心其對股市的負面影響。1.5%是去年疫情發生前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下限,高于1.5%甚至高于1.8%則擔心無風險收益率上行對股指的打壓。”
過去幾輪收益率飆升與當前不同
當然,美債收益率飆升也引發過市場暴跌,例如2013年5月、2015年5月、2018年1月和2018年8月,只是不同事件發生的背景和經濟所處周期有所不同。我們不妨回顧一下此前的幾輪情況。
最著名的一次無疑是2013年5月的“縮減恐慌”。當時市場擔心美聯儲取消寬松政策,美國國債的實際收益率在5月至7月間上升了130BP(今年還不到50BP),導致標普500指數下跌6%,信用市場指標CDX IG指數擴大30BP。
但目前的情況和當時大有不同,目前美國10年期國債的實際利率上升了20BP,還不到2013年5月的五分之一。而且,相較于當年,當前美聯儲更注重與市場的溝通,如果未來某一天將開始逐步退出寬松政策,美聯儲一定會提前溝通。關鍵還在于,2013年的拋售也僅持續了1個月,而在當年下半年,全球股票和高收益債券都獲得了出色的回報。
另一次則是2015年5月,當時全球處于再通脹交易的熱潮中。美聯儲在2015年12月加息,但早在當年5月,市場就開始擔心加息會提前。當時中國股市處于全面繁榮時期,截至2015年5月上漲140%,但隨后43%的下跌導致中國的金融環境收緊,PMI指數下降到50榮枯線以下,人民幣匯率大跌。與此同時,油價在那個夏天下跌了35%以上,此后跌幅擴大至55%,這引發了美國高收益債券市場的嚴重擔憂,因為能源生產商是主要的債務發行人。
當前的情況同樣非常不同。摩根士丹利預計,如今美聯儲的首次加息距離現在料還有2.5年的時間。盡管中國現在股市也大幅上漲,但漲幅遠低于2015年。同時,當前機構對于中國經濟和人民幣匯率都持樂觀態度。
2018年1月的“開門黑”也是一次典型案例。當時美國國債實際收益率上升40BP,同期全球股市下跌9%。但當時的環境與現在差異巨大。2018年1月的美債收益率并不是從歷史低點攀升,而是2016年7月以來實際、名義收益率大漲的延續。而且,當時經濟已處于較晚的周期,美聯儲已加息了4次,實際利率超過了0.7%(目前為0)。在市場拋售之前,當時恐慌指數VIX指數低于10。而目前,距美聯儲第一次加息預計還有2年多的時間,實際利率為-0.9%(較2018年1月低了160BP),而VIX指數幾乎是當時的兩倍。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