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進村工作正快速推進,代收點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引關注
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8月,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673.2億件,同比增長40.1%。其中,農村地區收投量超280億件,同比增長超30%,帶動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1.4萬億元。在快遞進村工作不斷完善的同時,代收點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也成為村民關注的重點。
近日,河北邢臺隆堯縣霍莊村的小張注意到,網購的部分快遞能送到自己的村子了,而不久前,她還只能到隔壁村去取件。隆堯縣處于河北平原,村莊比較密集,每個村的住戶也較多,因此快遞進村進展較快,前兩年,順豐和京東自營網絡的快遞就可以送到村了,甚至部分還可以送到戶,而“通達系”的快件大部分送到鎮上。現在快遞基本上都可以送到村,這個變化讓熱愛網購的小張很是開心。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霍莊村及周圍幾個村莊,現在都有了快遞代收點或者公共服務站,它們與鄉鎮的快遞網點進行合作,來幫助快遞網點實現服務的延伸。據悉,鄉鎮快遞網點與農村快遞代收點和公共服務站的合作模式比較靈活,等快件到達鄉鎮網點后,就會安排工作人員分揀打包送往相應的村子,有時農村代收點的運營者也會自己到鄉鎮網點取件。目前霍莊村有兩家超市可以代收部分快遞,包括百世、韻達、申通等。圓通、中通等快遞一般會送到隔壁村的前楊公共服務站。兩個村子距離很近,霍莊村村民去前楊公共服務站取件也很方便。
如今,快遞進村工作正在快速推進,除了調動的資源非常豐富外,發展形式也十分多樣。但與此同時,快遞進村工作也面臨諸多挑戰,而代收點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就是村民關注的重點。
小張表示,在此之前,她所在的村莊也曾有過代收點,但沒過多久該代收點就不干了,“就怕現在這兩個超市的代收點也干不長遠”。小張的擔心不無道理,畢竟農村快遞成本很高,而快遞進村又是成本最高的一個環節。
快遞進村工作提倡因地制宜,鼓勵形式多樣,但是除了模式問題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決定著快遞進村工作的成敗,那就是成本。相較城市,農村快遞的包裹量較少,且村莊分布相對分散,因此快遞進村的成本很高。此外,目前快遞價格戰也十分激烈,在低價面前,快遞進村這一環節的成本勢必會一壓再壓。如果農村快遞代收點的成本太高,前期當地包裹量沒有太大提升的話,就很難堅持下去。
“我們的服務站占用的房子是自己家的,沒有房租,平時我一個人就忙得過來,閑著也是閑著,自己找點事做,也不累,還能掙點錢,挺好。”前楊公共服務站的負責人王大姐對目前的工作比較滿意。其實,隆堯縣的很多農村快遞代收點及公共服務站都是這樣的低成本運作模式,霍莊村的兩家代收點都是超市,有自己的生意,只不過騰出一點地方放快遞,并不會占用太多精力。而且村里的超市是村民經常光顧的地方,買東西的同時順便收寄快遞也很方便。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三部副主任蘭艷麗認為,與當地的超市等固定場所合作是快遞進村很好的方式。超市是村民都會去的商業場所,超市經營者跟村里的人也特別熟悉,這會形成一個非常良性的平臺。蘭艷麗還表示,快遞進村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保證服務觸達、第二階段是建設網點、第三階段是城鄉快遞服務一致。快遞進村工作目前處于第一階段,把這個階段的任務做好后,將會繼續往后推進。對于當下出現的問題與挑戰,要客觀地面對,找準問題,一對一地解決,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完成快遞進村的大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產經月刊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