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育>正文

河南農大大學生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時間:2021-04-01 16:35:33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這一節英語課真是太好玩啦!能玩游戲,還能提高口語能力。老師,你們還會再來嗎?”3月5日,在河南省濮陽市臺前縣侯廟鎮中心小學,學生小李很期待地對河南農業大學“青馬班”外國語學院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隊隊長陳艷利說。

陳艷利笑著回答道:“當然啦!以后咱們每周都能見面,想老師了也可以經常視頻!”這是志愿服務結束后,孩子和老師之間的一番對話。

3月4日,在第58個“學雷鋒紀念日”暨第22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來臨前夕,河南農業大學“學雷鋒”青年志愿服務隊奔赴臺前縣開展“學雷鋒”服務鄉村志愿活動。該校黨委副書記李成吾勉勵師生說:“雷鋒精神永不過時,是青年要認真學、要積極傳承、要好好發揚的。學校鼓勵三農青年師生學以致用,把雷鋒精神發揮在志愿服務鄉村振興里,發揮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

陳艷利說:“市面上一次英語外教課學費都是幾十元甚至上百元,村子里很多家庭都負擔不起。當我們看到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大眼睛時,覺得自己身上有擔子了,下定決心要更認真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為孩子們帶來更好的教育。我們將會在線上線下開展長期定點口語交流服務,為村子里小朋友們的英語口語發音學做好指導。之后也會擴展到更多的學校,服務更多的學生。”

河南農大師生還來到臺前縣馬樓鎮李胡村開展“讓文明之光照亮新征程”主題實踐活動。他們為當地群眾講解發放《河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強化群眾日常文明養成。河南農業大學青馬社團指導老師、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張云帆為鄉親們講黨史、話黨情。從“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雄心壯志,談到“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樸素真理,再從黨的百年風雨征程談到百年輝煌成就,弘揚家國情懷憶黨恩,牢記初心使命謀發展,張云帆的侃侃而談深深地吸引了村民。

該校文法學院社會學系師生充分發揮專業特色,為李胡村空巢老人開展專業助人服務活動。社會工作者帶領老人們學“拍拍操”,進行肢體鍛煉,活動老人的手部、腕部、肘部、肩部、腰部等。“拍拍操”動作幅度小,能量消耗少,長期堅持能夠起到減緩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的作用。社工希望借助這樣的學小組,在有利于老人們的身心健康的同時,通過互動學,增進彼此間的了解和感情。

該校鄉村振興研究生志愿服務隊在到孫莊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調研后,農學院博士研究生呂偉增說:“我這次來調研,覺得我的蓮藕實驗成果也可以用在這里,村里大片的河道空著閑著也是一種浪費,發展蓮藕經濟會幫農民創收,我愿意為他們做好幫扶工作。”

食品科學技術學院研究生銀峰表示,他可以在食品加工方面出力,將研究室多年積累的各項深加工技術應用到當地的農產品,“一方面可以提高其經濟價值,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解決部分滯銷農產品的保鮮和存放問題。”

該校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趙朕則對臺前縣的鄉村經濟規劃頗有見解。他說:“建設社會主義新鄉村是加強‘三農’工作和推動鄉村社會經濟躍升的重大舉措,我愿意用專業知識并結合新時代的創新理念,為鄉村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河南農業大學團委書記魏瑋表示:“校團委將建立鄉村振興青年志愿服務長效機制。這次在臺前的試點活動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今后將進行校地青年志愿服務鄉村振興項目化對接,為青年搭建施展才華的臺,為地方積極解決實際問題。”

據魏瑋介紹,此次活動后,該校將成立河南農業大學鄉村振興青年志愿服務中心,并在臺前縣建立河南農業大學大學生志愿服務基地,著眼于滿足群眾的實際需求,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方面,培育和踐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

記者 潘志賢


相關內容

資訊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投稿合作| 法律聲明|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 ? 2020 產經月報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697 72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