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國潮風、創意風、聯名款、動漫等月餅和傳統月餅集聚廣東市場,異彩紛呈。記者走訪發現,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月餅盒給人帶來不少驚喜:打開月餅盒,取出里面的物品,稍稍DIY一下,或變成收納盒,或變成燈籠,或變成花瓶;有的月餅盒本身就是一件賞心悅目的藝術品,可當擺件擺放在桌上、柜子上玩賞;還有的月餅盒采用甘蔗渣、再生紙等可降解材料制成。
環保成為今年月餅包裝的主流。9月初,國家市場監管局發布最新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對食品和化妝品的包裝作出明確規定:食品包裝不得超過3層,其他類食品及化妝品包裝不得超過了4層;外包裝的體積不得超標,所有包裝成本也不得超出產品銷售價格成本的20%。
業界認為,今年月餅文化的創新,既有向營養健康方向求變求新;又在包裝上積極向綠色方向探索,創造餅盒二次利用價值,為月餅文化賦予更多新內涵。
中秋節前,廣東部分市、縣市場監管部門對轄區內月餅生產企業實行全覆蓋監督檢查,檢查包裝是否科學、合理,是否存在由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超標引起的消費欺詐及其他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是否存在因包裝成本超標引起的資源浪費等問題。在廣州,部分品牌月餅生產企業還簽署落實承諾書,承諾全年包裝物源頭減量率達到10%。(記者/歐志葵 實習生/王一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