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快訊
首頁 熱點 旅游 經濟 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 經濟>正文
中醫藥資源總量不足 未來五年中醫藥事業該怎么干?
2021-03-31 13:54:0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優質中醫藥資源總量不足、中醫藥特色人才不足……打破瓶頸、加快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時期中醫藥事業該怎么干?

實施一批中醫藥重大工程項目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負責人孫志誠說,“十三五”時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總共安排中央投資超過300億元支持中醫中藥類項目建設,“十四五”時期還將通過長遠規劃的引領、重大工程的實施來提升中醫藥傳承創新、疫病防治、中西醫結合、專科特色等能力,支持中醫藥振興發展。

“目前已經基本完成‘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于文明說,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項目已經啟動,為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奠定了一定基礎。

“預計‘十四五’期間中央財政對中醫藥重大工程項目的投入會比‘十三五’翻一番。”劉群峰說,這批工程項目不僅投入力度大、數量多,而且范圍廣,涉及中醫藥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產業、文化、對外交流合作等多個方面。

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

“十四五”時期,如何提高中醫藥服務的可及和優質度,增強群眾獲得感?

“我們將進一步發揮中醫藥整體醫學和健康醫學優勢,著力推動建立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于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能力。”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司長蔣健說。

據介紹,“十四五”我國將啟動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和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建設,建設優勢特色明顯的中醫醫院,做強一批中醫優勢科室;建設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和緊急醫學救援基地,提升中醫醫院應急與救治能力。

守住根脈,加快創新

“‘十四五’期間,我們要進一步加快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首先要加強中醫藥古典醫籍精華的梳理和挖掘,守住中醫藥傳承的根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說。

同時,我國將在中醫理論、中藥資源、現代中藥創制、中醫藥療效評價等重點領域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圍繞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惡腫瘤、代謝疾病等重大慢病以及婦科、皮膚、免疫等優勢病種和針灸以及其他非藥物療法等特色療法,建設10至20個國家中醫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及其協同創新網絡;依托中醫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建設30個左右的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
田曉航 陳席元

 
上一篇: “三桶油”凈利“腰斬”化石能源風光大減 未來路在何方?
下一篇: 硬約束倒逼鋼鐵限產減碳 統籌新技術和產品研發
相關新聞
 
     欄目排行
  1. 重慶市創新專家服務機制,為鄉村可持續發展
  2. 北京普惠健康保參保人數超190萬,今年投保
  3. 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預計2025年建成,年
  4. 四川省五大經濟區“十四五”規劃發布,強調
  5. 央地攜手將共建油氣產業園區,設石油裝備制
  6.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高峰論壇舉行,深探央地共
  7. 央行:去年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匯率指數同
  8. 北京通州區推出10家特色鄉村民宿,構建多元
  9. 中關村論壇-“智能+能源”論壇將發布六項應
  10. 中以碳中和創新合作論壇將啟,共議綠色低碳
     欄目推薦
  1. 粉絲經濟方興未艾 需要降降溫
  2. 以文體康旅融合實現了從單一到綜合的發展變
  3. 浙江鄉村美食的“破”與“立”
  4. 炒完鞋又開始"炒熊"了?為何突然刮起“熊”
  5. 自貿試驗區科技政策形成“西安研發、渭南制
  6. 大連高新區服務模式推新 “1+1+N”式包保服務
  7. 福州市將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如何加
  8. 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去年區內實現營收同比增
  9. 河南禹州回應:正責令退還"違規收天然氣開
  10. 秦嶺大熊貓保護之路還很漫長……既是野戰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