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成交持續破萬億引發市場對量化交易的關注。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主動量化公募基金平均收益率為9%,整體表現好于同期的主動權益基金。對于大多數投資者而言,量化基金較為陌生,其種類眾多,更是令一般人難以選擇。
實際上,量化投資并非新興事物,在華爾街已有超過40年的發展歷史,先后涌現了橋水基金、文藝復興科技等量化基金巨頭,并曾締造了無比輝煌的歷史戰績。
今年以來,國內量化私募發展迅速。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0日,國內百億量化私募達到了20家,且部分量化私募規模超過500億元。
何為量化基金?一般是通過數理統計分析,選擇那些未來回報可能會超越基準的證券進行投資,以期獲取超越指數基金的收益。量化基金采用的策略包括:量化選股、量化擇時、股指期貨套利、商品期貨套利、統計套利、期權套利、算法交易、資產配置等。
量化投資可應用于股票、期貨、期權等眾多市場。根據交易策略的不同,公募量化基金大致分為三類:一是主動型量化基金,一般會采用多因子模型選股構建組合,把投資策略寫成程序,通過電腦選股和買賣,從而獲取超額收益。二是指數增強型量化基金,在跟蹤指數的基礎上,通過精選個股等策略獲取超額收益。三是對沖型量化基金,這類產品更多追求的是絕對收益,通過股指期貨對沖風險,更注重回撤控制。
目前,量化投資以股票量化為主,量化指數增強和量化對沖是最為常見的兩個類型。其中,公募指數增強基金大多為前者。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逾40只指數增強基金收益率超過20%,而中證500指數基金獨領風騷。
量化基金種類繁多,中小投資者如何選擇呢?對此,招行一位資深理財經理對記者稱,“首先要選擇成熟的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經理,量化模型對基金經理的數據分析和計算機處理的能力要求較高;其次判斷一只量化基金是否能長期持有需要考察其量化策略的有效性,即該基金此前在歷經不同市場風格行情中的表現如回撤、收益率曲線等。”
產經快報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