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快訊| 商業| 產業| 資訊|
>快訊>正文

蕪湖打造高能級產業創新平臺,吸引高端人才集聚

2021-09-14 13:33:18        來源:光明日報

打開“皖事通”手機App,通過安徽蕪湖界面中“一體化人才服務”鏈接,使用者只需選擇學歷、職稱、薪酬、行業發展等信息,系統就能自動反饋蕪湖相關人才評估級別和對應政策。不僅如此,蕪湖引進人才還可直接通過系統申請,直接兌現就業、醫療、子女入學等政策優惠。

現實中,越來越多在蕪的企業界代表報名參加蕪湖“暢聊早餐會”,與政府負責人“面對面”。“人才提需求,我們抓兌現,我們的任務就是為來蕪人才的工作生活提供一切便利。”蕪湖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高文說。

如何構建人才集聚“強磁場”實現跨越式發展?安徽蕪湖通過轉變政府職能,打造人才生態,在人才招引工作中做出了有益探索。

推動人才評價主體由政府向市場用人主體轉移

今年7月30日,蕪湖市人才發展集團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安徽省首家企業化人才招引機構,旨在探索由“政府參與引導型”向“政府服務輔助型”演化的人才招引角色定位。

為什么要成立人才發展集團?“非省會城市的先天人才承載力相對較弱,而以往我們慣用傳統思維、行政手段推動引才工作,有時為兌現一項人才政策往往要通過七八個部門,走十幾道程序,長此以往,人才等不起,城市發展更等不起。”蕪湖市人才發展集團董事長楊少華說。

通過職能劃歸、購買社會服務等方式,剛剛組建的蕪湖市人才發展集團將著力推動用市場化手段配置人才資源。“作為城市‘HR’和人才‘總服務商’,我們的一項主要作用就是為來蕪工作人才提供招引、評價、培訓等‘一站式’集成化服務。”楊少華介紹。

一座城市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是由城市發展定位與市場化條件下的企業需求共同決定的。在蕪湖,人才工作的市場化轉型正推動著人才評價主體由政府向用人單位、同行業專家轉移,以往唯論文、唯獎項、唯學歷的人才評價標準正在被人才工資薪酬和納稅稅額等具備市場價值的“試金石”所取代。

“在我國,汽車制造是完全市場化的行業,奇瑞對人才的付薪標準是參考行業均水準與崗位貢獻度二者來確定的。”奇瑞控股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企業向新能源汽車領域不斷拓展,企業對智能網聯、新能源開發類人才需求持續激增,未來3到5年,奇瑞預計引進各類人才1.5萬人。

從2017年起,蕪湖開始試水對標企業年薪評價人才新標準。在蕪湖,年薪200萬元以上的企業員工可直接被認定為領軍人才,政府根據企業人才工資薪酬和納稅稅額,分檔劃定不同政策優惠。經過多年實踐,蕪湖對企業人才認定標準也不斷精簡,由最初的四個層次、55條標準簡化為4條。與此同時,蕪湖還根據企業需求,積極爭取職稱評審權下放,僅奇瑞公司就自主評審高級職稱127人,中級職稱6000人。

“我們推動人才評價主體由政府向市場用人主體轉移,目的在于解放和增強人才活力,加快形成與優質人才生態相適應的現代人才發展治理體系。”高文說。

打造蕪湖高能級產業創新

長期以來,城市量級不足導致高端人才難引難留是非省會城市開展人才招引工作遭遇的普遍難題。

“在特定省域范圍內,高端科研資源分布一般是不均衡的。”蕪湖市產業創新中心主任趙雪松告訴記者,“以安徽為例,中央駐皖的16家科研機構中沒有一家位于蕪湖。考慮到科創臺建設、人才集聚與產業發展的聯動關系,打造蕪湖高能級產業創新臺就成了我們當下的工作重心。”

通過“借腦研發、柔引才”,2017年以來,蕪湖圍繞重點產業領域,聯合高校院所和行業龍頭建設重點研發臺。其中與中國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聯合共建創新臺6個,企業自建臺39個。4年來,臺匯聚了蕪湖10%以上的發明專利、12%以上的科研投入,營業收入達1200億元。

針對蕪湖企業對前沿技術開發人才的巨大需求,2020年12月,蕪湖開始走出去,在上海松江區設立“科創飛地”,計劃為200多家在滬注冊的蕪湖企業集中延攬高端人才,進而形成“研發在上海,產業化在蕪湖”的產業協同模式。“我們對入駐園區的企業實行上海、蕪湖兩地‘雙注冊’,這樣在科創飛地工作的科研人員也能享受蕪湖的人才政策福利。”趙雪松說。

直接、高效的“政府—人才”溝通機制激發了在蕪人才群體的積極。“蕪湖市規上工業企業接2000家,涌現出一批富有企業家精神的商業管理人才。‘早餐暢聊會’作為政企溝通的一項重要機制,就是要激發在蕪企業家和創業人才的創意、創造熱情。”蕪湖市經信局局長瞿輝說。

“流動是人才資源的天然屬,蕪湖通過制定優惠的政策‘引才’,打造優質事業臺‘聚才’,未來我們要依靠良好的人才生態來‘養才’。”高文說,“換言之,就是實現城市與人才共同成長。”

隨著蕪湖“鳩茲英才計劃”“紫云英人才計劃”的相繼提出,未來,蕪湖將加速構建科學規范、開放包容、運行高效的現代人才生態。據了解,“十四五”期間,蕪湖將新招引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300個、領軍人才1000名、高端人才10000名,累計引進30萬名大學生。

上一篇:安慶海關幫扶企業提升自控水平,實現出口產品快檢快速通關
下一篇:廣告道德委員會成立大會舉行,引導行業加強道德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