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4 18:44:37 來源:多彩貴州網
金秋時節,遵義市新蒲新區的永樂鎮、喇叭鎮、新舟鎮等地迎來了農作物的豐收季。田間地頭盡是火紅的辣椒、鮮嫩的韭黃、翠綠的花椒,成為了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希望。
種辣椒 群眾增收鼓腰包
作為全國“一村一品”辣椒種植專業村,新蒲新區永樂鎮山堡村辣椒種植歷史悠久,這里種出的辣椒色澤鮮紅、肉質飽滿、營養豐富、辣味純正、香味濃烈,堪稱椒中上品,1999年被評為貴州省名優辣椒,2001年獲得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
當地村民楊致富今年一共種植了14畝辣椒。得益于全市辣椒換種工程,今年他種植的遵義朝天椒6號、遵義朝天椒8號、驕陽6號品種的辣椒,通過集中化育苗、移栽、配方施肥和綠色防控技術,產量上有了較大提高。“粗略算一下,今年預計畝產干椒不會低于200公斤,按每公斤20元的價格計算,家里至少能收入56000元,比去年有增收不少。”楊致富說道。
近年來,永樂鎮規模化、標準化調整辣椒種植結構,并與中國辣椒城內的多家辣椒加工企業簽訂訂單,通過“龍頭企業+市場+專業合作社+農民經濟人+基地+農戶”的方式,不斷助農增收,今年該鎮種植的4.3萬畝辣椒,預計干辣椒產量在8600噸以上。
收韭黃 企業帶動“錢”景好
時下,新蒲新區喇叭鎮400多畝韭黃喜獲豐收。村民們忙著起溝、割菜、捆綁、裝箱,經過一道道工序后,一捆捆鮮嫩的韭黃便運往廣東市場。
2020年,貴州升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喇叭鎮樂聲村和喇叭村分別種植了400畝左右的韭黃,同時還建設了一個30畝的育苗基地。王瑋告訴記者:“韭黃種植一次可以收獲4到5茬,按照行情,一畝韭黃一年毛收入在3萬元左右。”
韭黃豐收,附近群眾也得利。樂聲村80多位村民這幾天一直在韭黃地里忙碌著,雖是烈日當空,但豐收的喜悅讓村民們干勁不減,按照每小時10元的工資,每個人光在基地務工一個月就能收入2000多元。
說起種植韭黃,村民陳娟說,家里的6畝土地以每畝600元的價格流轉給公司,自己在基地務工還有一份收入,但對于她來說,更重要的是在基地學習后,掌握了韭黃種植的技術。看著今年豐收場景,她準備明年利用家中土地自己種植,和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韭黃不愁賣。
“我們現在正在育苗,然后移栽,村民目前種植韭黃意愿強烈,在移栽完成后我們在喇叭鎮的韭黃種植面積將達到800到1000畝。同時,公司采取訂單收購的方式,保證了群眾的收入。”王瑋說:“明年,我們打算以樂聲村和喇叭村為示范,帶動全鎮進行規模化種植。”在公司的帶動下,喇叭鎮韭黃產業“錢”景一片大好。
采花椒 黨建引領促增收
“花椒不能用手直接去摘,手摘的花椒會影響美觀和質量,要用剪刀剪了輕放在竹籃子里。”眼下,正是花椒的收獲期。在新蒲新區新舟鎮群樂村的花椒基地,微風拂過,一股濃郁的椒麻味兒撲鼻而來,成片的花椒長得郁郁蔥蔥,在群樂村黨總支部書記張顯喜的指導下,村民們正忙著采摘花椒。
2019年,群樂村引進200畝本地花椒進行種植,該品種花椒植株較小,根系分布淺,適應性強。花椒種植后,該村黨總支部聘請專家到田間地頭教授村民進行日常管理、施肥、除蟲等技術,同時還讓周邊群眾到基地務工,在提高村民種植技術的同時,還幫助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讓他們在家就能掙錢養家。
今年,還沒等花椒成熟便被周邊的民宿、餐館預定一空。“今年是我們首次掛果和采摘,量較少,但是銷路很好,按照目前行情來看,今年總收入大概在3.2萬元左右。”張顯喜介紹。
花椒市場單價高,需求量大,群樂村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花椒產業發展的道路,極大地增加了群眾參與花椒種植的信心。有了今年的掛果、豐收,該村打算下一步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引進企業對花椒進行深加工,進一步提高產品附加值。
“明年我們種的花椒就將進入大量結果的時期,預計產量在10000斤左右,按市場價大概能收入100萬元,群眾收入也會增加。”張顯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