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情 > 正文
頭部券商虹吸效應明顯,中小券商有望借“券結模式”彎道超車
來源:中國基金報 2021-09-27 14:28:55

今年以來,券結模式基金大爆發,爆款頻現,這對于基金公司來說,選擇券結模式,符合監管層相關規定,也擴充了募資的渠道,對于中小券商來說,也是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頭部券商虹吸效應明顯

首尾券商傭金差64萬倍

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部分擔任“券結模式”結算服務商的券商機構,交易傭金收入也頗為豐厚。但頭部券商的虹吸效應明顯,中信證券、廣發證券、興業證券、浙商證券以及中信建投五家券商的交易傭金收入占了被統計的36家券商傭金總收入的75%。

其中,中信證券上半年在券結基金的交易傭金收入約為6406.08萬元,同期,信達證券的交易傭金僅0.01萬元,首位相差64萬倍。

對此,恒泰證券產品研究負責人閆豐告訴記者,由于大型基金公司對產品的規模要求很高,一般中等體量的券商很難滿足,所以只能選擇和門檻相對比較低的基金公司合作,但大型基金公司積累了很多市場口碑,投資者認可度高,這就產生了一定的矛盾。

正在籌備券結模式產品的第一創業證券運營管理部負責人孫蕤則表示,基金公司選擇券結模式的合作券商時,往往看重的是券商的綜合實力,這對中小型券商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而在傭金收入靠前的興業證券看來,由于券結模式下基金投資交易、運營操作同原托管人結算模式仍有一定區別,基金公司、基金經理需要付出一定的系統成本和學成本,改變原有的操作慣,所以部分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仍對券結模式持有排斥或觀望態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券結模式產品的合作范圍。

除此之外,券結系統的不完善也阻礙了券結模式產品的多樣。興業證券相關產品負責人表示,目前部分基金品種如ETF的券結系統在行業內尚未完成建設,此類基金未能采用券結模式。

今年首次發行了券結基金的中信建投告訴記者,雖然很多中大型券商也很積極布局,但銀行端只有部分銀行接受券結,這對這個業務模式的發展速度有一定制約。但是長期來看,券結公募產品將會成為公募和券商之間的長期紐帶,引導投資者長期投資,也是監管層比較鼓勵的。

中小券商仍有望

借力券結模式彎道超車

受訪的多位券商及基金人士表示,券商與基金公司正在逐步開展深度合作。隨著券商財富管理加速轉型,加上監管積極引導,預計券結模式將迎來大發展,未來或成為主流模式。這對于中小券商來說,也許是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從數據上來看,上半年,券結模式基金的交易傭金收入超過1000萬元以上的僅5家,超過500萬元的僅10家,超半數的券商的交易傭金收入都在幾萬元到400萬元之間。就連“投行中的巨無霸”中金公司的交易傭金收入也才10.95萬元左右。

一位接中金公司的人士表示,目前中金公司內部尚未發力券結模式。對于財富管理規模超萬億的中金來說,服務好目前的機構客戶,為現有客戶創造更高的價值,是主要精力所在。

而頭部券商不發力,正好給了中小券商彎道超車的機會,上述人士表示。聯儲證券總裁助理兼財富管理部總經理孫艷芳也認為,“券結模式”對于中小券商的優勢更加明顯。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財富頻道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財富頻道,轉載請注明"來源財富頻道“。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財富頻道)"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