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5月25日,三大指數小幅調整,截至收盤,滬指跌0.11%,深成指跌0.22%,創業板跌0.05%,科創50指數漲0.98%。兩市超20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8569億元。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95.62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50.75億元,深股通凈賣出44.87億元。
燃氣、電力板塊漲幅居前,其中,貴州燃氣(600903.SH)、美能能源(001299.SZ)、水發燃氣(603318.SH)漲10%,寧波能源(600982.SH)、桂東電力(600310.SH)、大連熱電(600719.SH)漲10%,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夏季用電高峰期將至,電力板塊頻頻迎政策利好,疊加煤炭和硅料價格持續下跌,使得電力企業業績出現明顯改善,而成本大幅下降也使新能源裝機加速增長,從而推升行業估值。同時,在國企價值重估背景下,電力行業進一步獲得市場青睞。
電力設備概念股亦走強,其中,金冠股份(300510.SZ)、帝科股份(300842.SZ)漲20%,消息面,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電力負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需求側響應主體,提出通過尖峰電價等形式完善需求側響應價格形成機制、通過虛擬電廠等形式整合用戶側資源參與需求側響應、推動配電網增容改造和智能化升級。
半導體、通信設備板塊表現活躍,其中,天孚通信(300394.SZ)漲20%,龍芯中科(688047.SH)漲近15%,長光華芯(688048.SH)漲7.84%,寒武紀(688256.SH)漲6.87%,中際旭創(300308.SZ)漲6.28%,消息面,英偉達一份亮眼的業績數據,撐起了其美股盤后最高近30%的漲幅,也刺激了A股算力板塊紛紛走強。未來AI應用的落地離不開龐大算力的支撐,也將推動算力產業鏈快速增長。IDC指出,2021年中國AI投資規模超100億美元,預計2026年有望達到267億美元,全球占比約8.9%,排名第二,其中AI底層硬件市場占比將超過AI總投資規模的半數。
光伏概念、TOPCON電池等亦表現活躍,鈞達股份(002865.SZ)漲8.91%,捷佳偉創(300724.SZ)漲7.54%,消息面,據國家能源局,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風電裝機3.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4.4億千瓦,風電光伏發電總裝機突破8億千瓦,達到8.2億千瓦,占全國發電裝機的30.9%,其中風電占14.3%,光伏發電占16.6%。華創證券認為,當前光伏產業鏈價格已現松動,預計終端組件價格將快速回落,刺激需求進一步放量。全年新增光伏裝機規模有望再超預期,預計2023年國內新增光伏裝機有望達140GW至150GW,同比增長60%至70%。
跌幅榜上,傳媒、游戲成今日重災區,電魂網絡(603258.SH)、三六五網(300295.SZ)、中國科傳(601858.SH)、唐德影視(300426.SZ)均大跌?;ヂ摼W電商亦走弱,焦點科技(002315.SZ)跌超8%。飲料制造、醫藥商業、醫療服務等板塊人氣低迷,老白干酒(600559.SH)跌4.69%,光正眼科(002524.SZ)跌4.25%。
作者|飛魚
編輯|effie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