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A股機器人板塊沖高,概念股掀起漲停潮。截至收盤,神思電子(300479.SZ)、中航電測(300114.SZ)、綠的諧波(688017.SH)、鳴志電器(603728.SH)等12只個股漲停,禾川科技(688320.SH)、大族激光(002008.SZ)、中大力德(002896.SZ)等跟漲。
板塊行情大漲背后,與市場上流傳的兩起有關特斯拉機器人的傳聞不無關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其一,有市場消息稱特斯拉將于3月正式推出機器人原型——“Tesla Bot”Optimus(擎天柱)。作為備受矚目的人形機器人,后續若開放訂購自然引發不少資金青睞。
據悉,Optimus整體設計與人類一致,共用特斯拉汽車AI系統。此前,在特斯拉2022年AI日上,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原型機首次亮相,向觀眾展示了人形機器人在汽車工廠搬運、澆水植物、移動金屬棒的視頻。預計每臺售價不到2萬美元。
天風證券表示,市場對于特斯拉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今年開放訂購預期強烈,市場預期數量為10萬臺級別。
而對于國內產業鏈參與Optimus的預期,最為普遍的觀點是機電一體化關節:分為軀干關節和手指關節。據天風證券測算,以國內現有供應鏈的水平,10萬臺設備對應的價值量為152億元。
除此外,更有市場傳聞指出,特斯拉已向某機器人公司下發6萬套訂單。據悉,庫卡和發那科目前為特斯拉主要的工業機器人供應商。庫卡回應表示,一直以來,特斯拉是買了很多庫卡機器人,但具體的數據有保密協議不能對外公布。
顯而易見,相關傳聞屢見不鮮,雖然真假難辨,但是市場還是對此打滿預期。
業內專業人士認為,人形機器人被譽為機器人皇冠上的明珠,AI能力的集大成終端產品——在所有研發和量產制造中,人形機器人挑戰難度公認最高,時至今日也鮮少有玩家能徹底解決。
而目前特斯拉有著一定的優勢,這亦是市場愿意為之買單的關鍵。
從行業前景看,自從2016年機器人產業發展被寫入“十三五”規劃以來,各種支持機器人發展的政策密集出臺。近日,工信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更是提出到2025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實現翻番,其戰略意義非同凡響。
天風證券表示,在供給側和需求側雙重推動下,中國機器人市場發展前景廣闊,據艾媒咨詢測算,2027年其市場規模有望接近6000億元。其中,服務機器人市場需求場景廣泛,2023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達到959.2億元,市場份額將有望超越工業機器人。
作者|虹小豆
編輯|Terry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