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境內市場第三家全國性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自2021年11月15日開市至今,剛好一周年。
據北交所官網顯示,北交所在建設過程中,將重點把握好以下原則:
(相關資料圖)
堅守“一個定位”。北京證券交易所將牢牢堅持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尊重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規律和成長階段,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準性。
處理好“兩個關系”。一是北京證券交易所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堅持錯位發展與互聯互通,發揮好轉板上市功能。二是北京證券交易所與新三板現有創新層、基礎層堅持統籌協調與制度聯動,維護市場結構平衡。
實現“三個目標”。一是構建一套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涵蓋發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續監管、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基礎制度安排,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的能力。二是暢通北京證券交易所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紐帶作用,形成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成長路徑。三是培育一批優秀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形成創新創業熱情高漲、合格投資者踴躍參與、中介機構歸位盡責的良性市場生態
回望過去一年,北交所的規模持續獲得擴容,上市公司數量從開市初自新三板精選層繼承而來的71家發展至如今的123家,增長高達7成,是同期滬深市場的8倍。
短短一年時間上市企業就達123家,這一擴張速度已大大超越設立之初的滬深市場。
據歷史數據顯示,以“老八股”開市于1990年底的滬深兩市在運行滿一年后的存量上市公司數量也僅有13家,直到1993年10月,滬深兩市的合計上市公司數方才達到并突破123家。
據悉,在業內人士看來,北交所開始一年內締造的123家上市公司之結果,也與新三板市場2019年就啟動的精選層改革鋪墊有關,因為123家北交所公司中的71家來自精選層的平移劃轉。
據北交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14日,北交所擁有123家上市公司,總股本為173.32億股,總市值為1947.61億元。
在123家上市企業中,中小企業占比77%,民營企業占比86%。此外,在123家上市企業中,49家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平均研發強度達5.4%,遠高于社會平均水平,創新特征鮮明。
從行業分布來看,在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等占比超八成,覆蓋工業材料、信息技術、醫藥健康、“雙碳”及消費等多元細分創新領域。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732.07億元、凈利潤69.26億元,同比增長33.25%、19.43%,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活力與發展韌性。其中,“北交所一哥”貝特瑞表現最為搶眼,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3.58億元,同比增長24.52%。貝特瑞是去年全年及今年前三季度唯一一家盈利規模超10億元的北交所上市公司。
截至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計首發融資逾250億元,平均每家融資約2.07億元,單次融資金額從0.4億元到17億元不等。另外,北交所當前在審的企業有133家,在輔企業296家。
據北交所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北交所在輔企業2021年平均營業收入和平均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8億元、3757.75萬元,近兩年分別復合增長17.82%、27.75%,整體業績表現都還可以。
轉板方面,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組成部分之一,北交所的轉板機制將新三板與主板市場緊密鏈接起來,滿足企業在不同發展時期的多層次融資需求。
截至2022年11月15日,一共有3家北交所上市公司觀典防務、泰祥股份、翰博高新轉板。
編輯|lele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