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電池板塊強勢上漲,11月3日,龍頭愛旭股份(600732.SH)漲停10%,已錄得2連板,此外,鈞達股份(002865.SZ)在昨日漲停的基礎上亦大漲9.42%,創出歷史新高。
【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兩家公司均為今年的大牛股,自4月末以來,愛旭股份、鈞達股份的累計漲幅高達310%、317.9%,均超過3倍。更重要的是,8月份以來完全未受大盤下跌的影響。
曾經在2021年,光伏電池行業經歷至暗時刻,由于上游硅料漲價不止、硅片成本持續攀升,再加上下游組件漲價導致的出貨不暢等因素,處于產業鏈中游的電池片缺乏話語權,競爭格局惡化,行業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財報顯示,當年愛旭股份營收高達154.71億元,歸母凈利潤卻虧損1.26億元,妥妥的賠本賺吆喝。其股價自2021年5月份至今年4月末瘋狂過山車,一年內漲幅基本歸零,這成了當年不少光伏電池產商的縮影。
時至今年上半年,受大尺寸產能緊缺影響,產品供不應求,原本“兩頭受氣”的光伏電池環節,議價能力和盈利能力顯著提升。PV Infolink數據顯示,年初至今182尺寸和210尺寸單晶PERC電池價格漲幅分別達到24%和28%。
行業景氣度反映在業績端,鈞達股份、愛旭股份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為74.28億元、258.28億元,同比增速達到796%和131%,歸母凈利潤為4.1億元、13.9億元,同比增速更是高達611%和3134%。同為電池產商的東方日升(300118.SZ)前三季度營收、凈利潤亦大幅增長61.86%、111%。相關企業賺的盆滿缽滿。
未來的光伏電池行業發展有何邊際變量?
一是技術路徑。電池行業是技術變革較為頻繁的賽道,也是光伏降本增效的源頭。從此前的P型電池,到現在的N型(包括TOPCON和HJT等)電池,意味著能量轉換效率的提升,電池產商需要在技術路線上前瞻性布局,押注成功將在未來競爭中贏得先機。
鈞達股份與愛旭股份的N型電池技術布局亦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鈞達股份表示,公司滁州基地8GW TOPCon產線已于9月份順利達產,量產轉換效率達到24.9%以上;淮安基地一期13GW TOPCon項目將于年底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投產。愛旭股份的6.5GW ABC產能將于年內投產,轉換效率高達25.5%。
一體化產商也紛紛押注N型電池。晶科能源在業績說明會中表示,公司已滿產的16GW N型TOPCon產線量產轉換效率達到25%,良率與PERC持平;合肥TOPCon二期8GW項目目前處于產能爬坡中,尖山TOPCon二期11GW項目將于年底前投產。隆基綠能的西咸樂葉年產15GW HPBC產能已于9月正式投產,量產轉換效率達到24.5%,預計明年上半年將形成30GW的產能規模。
二是上游硅料、硅片的價格波動。一旦硅料產能大幅投產,供需格局緩解,價格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松動,屆時,光伏行業的利潤分布更為均衡,向電池片、光伏組件環節讓利的可能性增大,改變下游“天下苦秦久已”的競爭格局。
消息面,10月31日,作為硅片行業“雙寡頭”之一的TCL中環宣布下調了硅片價格,這也是10個月來硅片價格首次下調。公司負責人表示,相比于三季度,10月份的硅料供應緊張狀態有所緩解,公司的開工率也在提高。
此舉引發市場熱議,也傳遞出硅料價格下行的信號。四季度是國內傳統光伏裝機旺季,大多數國內大型地面電站將在四季度全面開工。如果硅料價格拐點來臨,有望促進下游的需求增長,使整個光伏產業鏈向更均衡的方向發展。
編輯|May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