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離子電池板塊卷土重來。
9月21日,維科技術(600152.SH)一馬當先,強勢沖高,上午10點附近就封住漲停,目前公司報收12.27元/股,市值為64.41億元,自4月末以來累計漲幅高達150%。
(資料圖)
與此同時,傳藝科技(002866.SZ)、豐山集團(603810.SH)、同興環保(003027.SZ)均錄得漲停10%,七彩化學(300758.SZ)亦大漲6.22%。
鈉離子電池風口正起,維科技術大漲16.9%!
維科技術的股價強勢,和近期比較火熱的鈉離子電池不無關系。
9月9日,維科技術與浙江鈉創在浙江紹興簽訂《深度合作戰略框架協議》,雙方將深化鈉電研發合作,共享各自在鈉離子電池研發的技術積累,共同參與制定鈉離子電池相關行業標準和規范文件的制訂。
值得注意的是,維科技術還將參與后者的A輪融資,同時,維科技術將在江西維科產業園建設鈉電產業化基地,項目初期擬建2GWh鈉電池生產線,主要面向低速車和儲能市場。浙江鈉創將出資參與鈉電池產業化基地建設,并對鈉電池產業化提供技術支持。該項目將于2022年開工建設,2023年6月實現全面量產。
據悉,維科技術于2019年與浙江鈉創就“鈉離子電池制造技術”展開了初步探索合作。浙江鈉創設立于2018年,是上海交通大學科技成果轉化新政策的鼓勵下建立的創新型企業,是國內鈉電領域領軍企業之一。
鈉離子電池,乍聽起來可能比較遙遠,其實與鋰離子原理基本一致,是電池家族的一個新的品類。鈉電池最大優點是便宜,因為鈉資源的豐富度遠高于鋰資源,缺點自然是能量密度較低。數據顯示,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為70-200Wh/kg,與三元鋰電池240-350Wh/kg范圍無重合,但高于鉛酸電池的30-50Wh/kg。
現階段,鋰價猛于虎,每一次Pilbara鋰精礦拍賣價格都較國內現貨大幅溢價,成為鋰礦挺價的“信號彈”導致鋰電池成本大幅提升,給產業鏈帶來壓力,這也催促企業尋求新材料體系。
而鈉電池自然進入視野,其明顯的成本優勢,較好的倍率、低溫和安全性能,廣受市場關注,替代邏輯有望再次被強化。而且鈉離子電池的制造工藝與鋰離子電池相似,現有的鋰電設備大部分可兼容鈉離子電池的生產,能夠較快進行產能切換。
業內人士預計,鈉離子電池有望在能量密度較低要求的儲能、工程機械、通信基站、兩輪車等場景實現商業化,對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等成熟的儲能技術形成一定的補充。
身為新能源“標桿”的寧德時代已經明確將在2023年開始推出鈉離子電池,明年或迎來鈉電產業化元年。
產業鏈企業也紛紛布局,此前9月18日,七彩化學和美聯新材(300586.SZ)同時公告,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暫定共同投資25億元,建設年產18萬噸電池級普魯士藍(白)產業化項目,而后者正是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一種,此舉無疑是助推鈉離子電池的產業發展。
在接二連三利好消息催化之下,鈉離子電池板塊取代鋰離子電池板塊成為二級市場的新寵。據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21日收盤,本周鈉離子電池板塊指數累計漲幅為4.5%,遠高于鋰電池板塊指數累計漲幅的2%。其中,維科技術以16.9%的區間累計漲幅位居鈉離子電池板塊漲幅榜前列。
股價大漲,維科技術業績成色幾何?
維科技術是國內排名前5的3C消費類數碼電池供應商,客戶包括主流手機品牌,其產品大量用于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個人穿戴設備等。
截至目前,公司各類電池的營收占比已達90%以上。其中,消費類鋰電產品貢獻主要營收,其他為小動力電池等。
公司1998年登陸A股,原本主業為紡織,2012年,受國內外嚴峻的經濟形勢、國際市場需求不足等疊加影響,紡織主業江河日下,承受了極大的經營壓力,導致大幅虧損。
公司自2016年開始轉型新能源業務。2017年維科精華(也即現在的維科技術)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直接及間接方式合計持有維科電池100%的股權,并直接持有維科新能源100%的股權。
與此同時,公司也一直在關停、剝離原有紡織資產,轉型和“甩包袱”兩不誤,一番折騰,算是勉強實現了從傳統紡織企業向新能源企業轉型之路。
但是,公司的轉型并不順利,剛納入麾下的維科電池,2017年就出幺蛾子。維科電池2017年業績下滑,與業績承諾的數額相差甚遠,且計提了大額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而訴訟對象主要是來自其大客戶金立手機。
金立手機資金鏈問題主要源于2016年和2017年這兩年營銷和投資費用投入過大,但手機銷量卻不匹配,導致公司出現嚴重的債務危機,金立手機供應商紛紛受之牽連,江粉磁材、歐菲科技等上市公司2017年業績也受到了一定沖擊。
維科技術剛轉型鋰電池,就遭遇“陣痛期”,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手機市場的飽和,導致消費類鋰電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公司的轉型很難一勞永逸,想站穩腳跟并非易事。
業績方面,近幾年公司營收增長乏力,從2018至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6.03億元、16.45億元、17.45億元、20.75億元。而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55億元、-0.64億元、0.5億元、-1.27億元,業績不穩定,四年累計虧損0.86億元。其中,2021年虧損嚴重,只要是受原材料價格大漲及市場需求的疲軟,疊加行業競爭加劇以及公司產品競爭力并不強,公司毛利率大幅下滑至12.37%。與此同時,三費的大增,直接促使公司出現虧損。這也反映出維科技術業績表現,極易受到消費電子鋰電池行業景氣度的影響。
到了2022年上半年,隨著下游市場需求及景氣度提升,產能利用率的提升,維科技術營收同比增長了27.85%至11.83億元。但是,由于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以及原材料價格繼續高企,維科技術毛利空間再度被擠壓,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滑3.84百分點至10.16%,導致扣非之后歸屬股東凈利潤依舊虧損1,239.59萬元。
或許是基于業績不穩定性及消費電池鋰電池賽道擁擠,維科技術才選擇牽手浙江納創,“卡位”鈉離子電池賽道,以謀求新的業務增長點。
結語——
維科技術由于沾邊時下最熱門的等概念,股價較為活躍,21日盤后龍虎榜顯示,多家知名游資席位現身。
但也應考慮到公司經營的壓力,從紡織業到消費鋰電,再到現在的鈉離子電池、儲能等熱門賽道,維科技術的轉型很難一帆風順,未來業績的顛簸不排除再度出現。
作者|飛魚
編輯|May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