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憑借“HJT電池”概念起飛的寶馨科技,再度卷土重來!
9月21日,寶馨科技(002514.SZ)開盤迅速拉升漲停,報收12.16元/股,盤后封單超10萬手,全天成交額5.54億元,總市值達87.56億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20日,寶馨科技發布公告稱,擬聯手國資及專家合作開展“鈦礦太陽能電池、鈣鈦礦-硅疊層太陽能電池”等項目。
搶道“鈣鈦礦電池”賽道
公告顯示,基于戰略發展的需要,寶馨科技擬與張春福教授、朱衛東副教授、大禹集團就“HJT-鈣鈦礦疊層、鈣鈦礦電池”產業化技術開發及產品推廣達成合作意向,擬簽署《項目投資合作協議》及成立合資公司。
這其中,張春福、朱衛東分別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的教授和副教授,團隊研究實力不容置疑。同樣,大禹集團的實控人是國資辦,形成堅實的后盾。
以上三方亦將共同設立合資公司,注冊資本擬定為5500萬元,其中寶馨科技擬出資2000萬元,占該合資公司股份的36.36%;張春福、朱衛東設立的合伙企業持股比例為45.45%,而大禹集團的持股比例為18.18%。
不過,對目標公司增資方面,卻設置了相應的門檻。
據悉,若目標公司實驗室疊層電池轉換效率突破30%,實驗室疊層電池加速實驗壽命突破20000h,寶馨科技(甲方)與大禹集團(丙方)將對其進行第一期增資;其次,若目標公司實驗室取得技術突破,同時完成“100MW級HJT-鈣鈦礦疊層電池產線”的工藝規劃、技術路徑設計并取得各股東方認可,將完成第二輪增資。
很顯然,無論是人才配備,資金需求,還是相應產品開發進程,均作了較為詳細的要求。
對此,寶馨科技表示,本次合作旨在借助公司高效光伏異質結電池領域的生產基地、行業經驗和融資能力,張春福教授、朱衛東副教授及其團隊的研發能力,大禹集團的資金實力,逐步實現公司戰略布局,提高產品光電轉化效率及市場競爭力,增強公司整體實力。
其實,在8月30日,寶馨科技便已開始涉水鈣鈦礦電池賽道,與蘇州大學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彭軍、楊新波簽訂《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合作開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鈣鈦礦-硅疊層太陽能電池以及生產設備,促進鈣鈦礦光伏技術的產業化。
不僅如此,由于HJT電池與鈣鈦礦電池的天然協同性,寶馨科技在HJT電池布局還更為早些。
早在5月27日,寶馨科技公告披露擬與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民政府就打造新能源高端智能制造項目簽署《新能源高端智能制造項目投資合同》,投資總額約16.8億元人民幣,建設內容為 2GW 光伏電池及2GW 光伏組件、新能源高端裝備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及制造等。
6月28日,公司公告項目進展表示,根據項目投資合同的約定,公司或控股子公司擬在蚌埠市懷遠經濟開發區成立項目公司,項目公司注冊資本為10 億元人民幣,公司或公司控股子公司出資 7億元,占該項目公司股份 70%。
由此不難看出,寶馨科技力爭進軍鈣鈦礦電池賽道的決心與野心,只不過,前來瓜分搶食的競爭者亦是不在少數。
縱覽整個行業,近年來鈣鈦礦市場投資相當火爆,無論是高瓴、騰訊(00700.HK)還是寧德時代(300750.SZ)等巨頭均已錨定布局其中。據不完全統計,連同寶馨科技在內,目前已至少有16家上市公司展現了對鈣鈦礦的濃厚興趣。
截至目前,京山輕機(000821.SZ)子公司晟成光伏團簇型多腔式蒸鍍設備已量產交付;捷佳偉創(300724.SZ)反應式等離子體鍍膜設備已取得鈣鈦礦中試線訂單,同時整線設備也進入研發階段。
所以,作為該賽道的后來者,寶馨科技能否成功研發且在擁擠的賽道突圍而出,還是未知。
業績不盡人意,造血能力較弱
資料顯示,寶馨科技最早是一家從事精密數控鈑金制造的企業,并于2010年成功登陸深交所完成上市。
只不過,上市之后,寶馨科技盈利能力并未有較大提升,凈利潤常年徘徊在1億元以下的水平,甚至還曾兩度陷入虧損,于2016年及2020年分別出現凈虧損1.79億元、3.89億元。
直到2020年底,寶馨科技正式易主江蘇捷登,由馬偉實際控股。在更換控股股東和管理團隊之后,公司確立了“新能源產業綜合服務商”的企業定位,制定了“智能制造+新能源”雙輪驅動的戰略發展方針。
具體而言,智能制造業務主要包括太陽能晶硅電池片(PV)、玻璃面板(FPD)、精密電路板(PCB)等濕法制程設備及其配套智能化設備和配套傳輸設備等。而新能源業務則是負責光伏異質結電池及組件業務、光伏電站EPC、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等。
除此外,寶馨科技還涉及節能環保業務,囊括綜合能源調峰、環保設備等產品和項目運營。
在新主人的帶領下,寶馨科技于2021年底順利逃脫虧損魔爪。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6.34億元,同比增長28.02%;實現歸母凈利潤0.12億元,扭虧為盈。
分業務來看,智能制造占據大頭,貢獻收入高達75.02%,但細分產品中的光伏設備收入占比卻微乎其微,期內僅實現收入217.06萬元,占比總營收的0.34%。
來到2022年,寶馨科技可謂是在新能源賽道鉚足勁,先是跨界光伏HJT電池,然后又加緊在新型高效電池——鈣鈦礦產業的布局,一切看似熱火朝天建設的背后,依然有一些小瑕疵。
截至2021年末,寶馨科技貨幣資金為8557.94萬元,到2022年6月30日,其貨幣資金由于銀行借款較多增至1.26億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經營現金流凈額僅有5939.34萬元(同比下滑35.41%),自身造血能力亦不佳,卻要出資7億元以上,其難度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光伏設備產品收入確實有了細微起色,但伴隨節能環保業務整體失速,寶馨科技剛剛回穩的業績又開始出現下滑跡象。
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3.83億元,同比增長12.01%;實現歸母凈利潤1604.67萬元,同比下滑49.26%。
蹭上熱點,股價拔地而起
與業績面截然相反的是,二級市場上,自“蹭”上光伏HJT概念后,寶馨科技股價“一騎絕塵”。
同花順數據顯示,自6月16日以來,寶馨科技在34個交易日內走出了17個漲停,且股價一度站上近七年高點,達18.49元/股,區間累計漲幅高達2.2倍。截至最新收盤,該股年內漲幅亦達1.4倍。
股價漲勢兇猛的背后,還出現了“牛散”屠文斌夫婦的身影,并強勢舉牌了寶馨科技。
據7月7日公告,屠文斌與妻子施玉慶以自有資金增持公司股份,累計持有股份277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015%。
而8月份以來,屠文斌又再度增持了123萬股,反觀其妻子先是增持499.8萬股,后又減持了66.99萬股。
明顯可見,項目還在建設之中就得到投資者如此追捧,顯然“太過超前”。而此次寶鑫科技宣布加碼鈣鈦礦,是否會再度成為資金熱捧的對象,還不得而知,對此投資者們還需保留一份理性。
作者|虹小豆
編輯|May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