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秋意漸濃,如皋市城北街道平園池村的千畝荷塘進入觀賞“尾聲”,但來此觀光的游客依然絡繹不絕。“7月、8月共接待游客10萬余人次,營業額超過100萬元,單日最大人流量達6000人次。”村黨總支書記劉煒建高興地告訴記者。
作為南通首批鄉村振興示范村之一,平園池村緊扣“荷鄉旅游品牌”,將“美麗之花”打造成“產業之花”“富民之花”。去年,該村以荷香民俗園為龍頭的A級旅游景區和20多個休閑農業景點,帶動200多名村民常態化就業,267.49萬元裝進村集體的“腰包”,農民人均收入3.37萬元。
平園池村的發展是南通加快培育鄉村振興示范村、先進村的一個縮影。2021年起,南通目標五年內建成市級10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250個鄉村振興先進村,以典型示范引領鄉村全面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南通綜合考慮黨建領航、地理位置、環境狀況、文化底蘊、產業發展等條件,選擇基礎較好的村作為培育對象。《南通市鄉村振興示范村、先進村評分細則》將鄉村振興“二十字”總要求細化成可量化、可核查的26項指標、83個事項。南通市委農辦主任,南通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張軍介紹,實行百分制評價,超過90分的可以入選鄉村振興示范村、先進村。
南通還全面構建“市抓統籌、縣級主導、鎮級落實、村級主責、群眾參與、社會共建”的協同建設機制。
南通市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按每個示范村300萬元、先進村100萬元的標準予以獎補,縣級財政按照不低于1∶1資金配套。嚴格落實“每年安排不少于5%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保障鄉村重點產業和項目用地”政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優先用于鄉村振興示范村、先進村建設。
“這筆獎補資金幫了大忙。”海安市濱海新區富港村黨總支書記王琪峰介紹,作為以稻麥種植和水產養殖為主導的純農業村,富港村積極探索“支部+合作社”一體模式。目前,總投資900萬元的大米加工生產線項目已進入招投標,投入使用后可日產200—240噸大米。“將有機稻加工成生態米后,價格翻上好幾番,幫助村民增收,也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王琪峰說。
海門區常樂鎮頤生村,“樂番天”種植項目區水培蔬菜基地溫室大棚內,電子屏上顯示著土壤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指標,綠油油的蔬菜都長在離地一米高的塑料苗床上。讓高科技農業產品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頤生村夯實產業基礎,同時增強產業優勢,形成“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
今年8月,南通2022—2023年度鄉村振興示范村、先進村培育名單出爐,5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中有10個由去年的鄉村振興先進村培育而來。啟東市東海鎮興旺村去年入選先進村培育名單,今年終“圓夢”。興旺村黨總支書記陸溢波介紹,一年來,興旺村不斷提檔升級,補齊鄉村建設短板,投資600多萬元建成蔬菜冷鮮庫,同時通過小游園建設、破舊棚舍整修等舉措,推動村容村貌煥新升級。
一批鄉村示范發展“生力軍”,帶動南通村莊能級整體提升。2021年培育的50個示范村和50個先進村建設項目956個,5個村獲評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4個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今年南通計劃實施項目821個,總投資9.49億元,其中產業類項目占55.11%,預計年收益3876.32萬元,收益率7.41%。
示范村、先進村的建設,有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步伐。今年上半年,南通在手推進農業重大項目164個,年度計劃投資156億元,新一輪4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面啟動;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71.4億元、增長4.7%,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05元、增幅全省第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