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寧德時代(300750.SZ)恰似翱翔天際的蒼鷹,每完成一次定增,羽毛就更豐滿一些,翅膀就更強大一些,有了更強的動力去拼搏未來。
(資料圖)
2021年8月,寧德時代發布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582億元,隨后便遭到問詢,一波三折,如今該定增終于塵埃落定,6月22日晚間,寧德時代發布公告披露定增結果,本次發行價格為410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約為450億元,扣除各項發行費用(不含增值稅),實際募集資金凈額448.7億元。
隨著定增“靴子落地”,“寧王”寧德時代終于可以松了一口氣,其背后的機構投資者與散戶投資朋友們,亦可舒展眉目了。
01“寧王”定增規模出現“縮水”
從582億元的計劃募資總額下調至450億元,募集資金有一定程度的“縮水”,這是由募投項目列表中做了“減法”引起的。
寧德時代582億元定增項目調整前如下表所示:
寧德時代582億元定增項目調整后,如下表所示:
從上文的兩張表,可以看出募投項目發生的變化,具體如下:
一是93億元的補充流動資金完全去掉;
二是鋰電池生產基地和擴建方向的湖西鋰離子電池擴建項目(二期)項目(31億元)被暫時擱置;
三是寧德蕉城時代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投入資金從54億元調整為46億元。
最終敲定的募資用途,根據資金的大小排序如下所示——
152億元用于福鼎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
117億元用于廣東瑞慶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一期;
70億元用于寧德時代新能源先進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
65億元用于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四期);
46億元用于寧德蕉城時代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車里灣項目)。
雖然此次寧王定增規模因項目調整,較此前計劃出現“縮水”的情況,但從認購情緒來看,寧王依舊魅力不減。
據寧德時代本次定增獨家保薦機構中信建投表示,此次認購金額超過募集資金規模的2倍以上,為同類型項目的最大認購倍數,同時也是注冊制以來最大再融資項目、創業板市場最大再融資項目、全市場詢價方式并以現金全額認購的最大再融資項目。
02 是誰在大肆買入寧王?
寧德時代本次定增共有42家投資者進行了申報,最后共有22家投資者成功獲配,且認購的起步價都超過10億元。筆者認為,這或許與寧王定增價格較高有一定關系。截至2022年6月23日收盤,寧德時代410元發行價位居A股上市公司最高股價排行榜第11名,僅次于德方納米的415.17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參與寧王定增的投資者,各個都是資本市場中響當當的投資機構。其中,認購最多的為國泰君安證券認購46.64億元,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e Bank,National Association)認購金額40.73億元,申萬宏源證券認購33.48億元,巴克萊銀行(BarclaysBankPLC)認購33.6億元。
張磊旗下的高瓴資本,通過HHLR管理有限公司-HHLR中國基金認購30億,廣發證券認購28億,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個人認購22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高瓴資本可謂是寧王背后的“男人”。每當寧王急需用錢之時,高瓴資本第一個站出來,為其助資吶威。
例如,2020年7月(公告日期),寧德時代曾募資近200億元,當時發行價格為161元,高瓴資本認購額度高達100億元。加上此次,高瓴資本已經第三次參與寧德時代的定增了。
此次定增完成后,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瑞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為23.33%,天眼查顯示,該瑞庭投資公司的幕后實際控制人正是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本人,定增完成后寧王其余股東的持股情況具體如下:
黃世霖持股為10.65%,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為7.34%;
寧波聯合創新新能源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為6.47%;
李平持股為4.59%;
深圳市招銀叁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為1.89%;
湖北長江招銀動力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為1.76%;
HHLR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價值基金(交易所)(高瓴)持股為1.59%。
03寧王三喜臨門
定增順利落地算是寧王近期的第一件喜事,第二件喜事是公司將為韓國現代汽車旗下的起亞汽車提供動力電池,首次進入韓國市場。
“這是起亞首次在本土市場中采用來自其它國家的電池。”有知情人士稱,過去起亞一直使用韓國本土企業LG 和SK生產的電池,選擇寧德時代除為了擴大電池的采購渠道,保障順利生產之外,還考慮了成本競爭力,“起亞認為,中國生產的電池質量,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可以放心使用。”
2020年時,寧德時代只為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提供電池,還沒進入起亞汽車的供應鏈,2021年2月,寧德時代已獲現代汽車集團定點,將向其專屬平臺E-GMP打造的二款車型供應動力電池,供貨時間將于2023年開始;同年10月,寧德時代與現代集團全資子公司、主營汽車零部件業務的摩比斯,簽署技術許可與合作意向協議,授權摩比斯使用CTP技術。
目前,中日韓三國的動力電池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競爭壓力增大,“CATL電池的價格競爭力很強,且技術能力反而領先于韓國企業。”一些業內人士表示。
LG新能源一直是韓國本土、乃至全球久負盛名的電池廠商,且在過去一直給韓國本地的車企供應電池,外來的電池廠商根本連見縫插針的余地都沒有。寧德時代與LG新能源的競爭一直都在上演。
如今,局面卻發生了變化,寧德時代終于靠自己性價比更具優勢的產品撕開一道裂口,像現代汽車、起亞汽車這樣的韓國車企“紅杏出墻”投向寧德時代,這一點足以說明競爭的天平在漸漸地向寧德時代傾斜。
寧德時代也在用技術創新捍衛護城河,麒麟電池的發布算是其第三件喜事。
6月23日,寧德時代發布CTP3.0麒麟電池,能量密度可達255Wh/kg,實現整車1000公里續航,系統集成度創全球新高,體積利用率突破72%,通過全球首創的電芯大面冷卻技術,麒麟電池可支持5分鐘快速熱啟動及10分鐘快充,且在相同的化學體系、同等電池包尺寸下,麒麟電池包的電量,相比4680系統提升13%,該電池將于2023年量產上市。
在業內人士看來,麒麟電池在散熱、快速充電、提升電池壽命、能量密度等方面都有不錯進展,使得寧德在電池技術保持領先地位,““隨著CTP3.0麒麟電池的推出,寧德時代有望進一步拉大與動力電池廠商二梯隊的差距。寧德時代本來體量就是最大的,麒麟電池帶來的規模效應肯定會有。”
“新能源產業目前處在發展早期階段,小荷才露尖尖角,后面還有十倍以上的市場規模增長空間”曾毓群如是說。
作者|慧澤李
編輯|lele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