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美國白宮正式宣布,將對進口自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的太陽能電池相關產品給予24個月的關稅豁免。同時還宣布,美國有望在2024年之前將其太陽能發電能力提高兩倍。
在此消息的刺激下,美股市場的光伏概念迎來一頓暴漲。
而中信證券指出,若上述計劃正式推出,則有望推動東南亞對美產品出口和美國光伏裝機的快速復蘇。
據悉,包括隆基綠能(601012.SH)、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在內的一些光伏企業已經在東南亞進行了布局。因而A股市場的光伏板塊這兩天也是是聞風而動。
其中,光伏電池設備龍頭捷佳偉創(300724.SZ)在6月6日放量飆升12.64%,并于6月7日再度上漲2.63%,截至收盤,最終報收86.7元/股,而如果從4月27日的階段性低點算起至今,其股價(前復權)更是累漲超過82%,近期表現不俗。
全面布局PERC、TOPCon、HJT的電池設備龍頭
捷佳偉創成立于2003年,隨后在2004年研制出首臺單晶槽式制絨酸洗設備,成功切入晶體硅太陽能電池領域。經過多年發展后,終于在2018年8月登陸A股市場。
截至目前,捷佳偉創是光伏電池設備領域的龍頭,其主要產品包括PECVD(等離子體增強化學的氣相沉積法)及擴散爐等半導體摻雜沉積工藝光伏設備、清洗、刻蝕、制絨、全自動絲網印刷設備等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生產工藝流程中的主要及配套自動化設備、智能車間系統以及高端顯示、先進半導體的濕法、爐管類設備研發、制造和銷售。
該公司的產品也已經獲得眾多主流廠商認可,客戶包括阿特斯、天合光能、隆基股份、晶科能源等大型光伏電池生產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在之前寫的文章《光伏電池“新貴”|異質結持續升溫!何時擠進光伏電池“C位”?》中,筆者有介紹,大約自2015年開始,P型陣營的PERC電池(鈍化發射極及背局域接觸電池)逐漸取代常規鋁背場(BSF)電池成為了市場的主流,直至現在。
而捷佳偉創則是國內唯一具備PERC設備整線供應能力的企業,綜合市占率超50%,其中核心的單晶制絨設備和刻蝕清洗設備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擴散設備和PECVD設備市場占有率達50%以上,而且這些設備基本都是工藝價值量占比高的那一部分。
而近年來,PERC技術已經逐漸到了發展瓶頸期,走該技術路線的光伏電池的轉換效率提升越來越困難,新型的電池技術逐漸走向臺前,其中最被看好的是HJT(異質結)以及TOPCon(隧穿氧化鈍化接觸)。
作為光伏電池設備領域的老牌廠商,捷佳偉創也在其余技術路線有所布局。
例如,在2017年,該公司的黑硅制絨設備就開始了量產,HJT制絨設備也開始量產,同時還引進了歐洲先進技術合作制造ALD(原子層沉積)設備。
在2020年,捷佳偉創又相繼研發出TOPCon的關鍵設備管式LPCVD(低壓化學氣相沉積)設備、HJT的關鍵設備RPD(反應式等離子體鍍膜)和板式LPCVD設備。
據了解,捷佳偉創在制絨清洗、非晶硅薄膜沉積、TCO制備、電極制備環節均實現自主開發,各環節對應的清洗制絨設備、PECVD設備、PVD/RPD設備、絲網印刷設備也已經具備生產能力。
光伏行業高景氣,2021年業績再創新高
受益于行業的持續高景氣,光伏各個環節的需求都有了極大提升,硅料、硅片、組件廠商賺得盆滿缽滿,而捷佳偉創這樣的設備廠商同樣收獲了不俗的業績表現。
數據顯示,該公司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一直在持續增長,2021其營收同比增長24.8%至50.47億元,而歸母凈利潤則同比增長37.16%至7.17億元,雙雙創下新高。
而在最新的2022年一季度,捷佳偉創實現收入13.63億元,同比增長15.77%;實現歸母凈利潤2.73億元,同比增長29.26%,這也是歷年來最好的一季度業績。
從業績表現來看,該公司和同樣是光伏電池設備龍頭的邁為股份(300751.SZ)基本一致。
不過,在業績增長的同時,捷佳偉創的毛利率自2018年開始持續下降,已經從當年的40.08%降到了2021年的24.6%。
好跡象則在于該公司2022年一季度的銷售毛利率環比增長了5.7個百分點至27.13%,而這主要源于高毛利率設備占比提升,考慮到捷佳偉創正將自動化設備中部分模塊進行標準化設計,因此其2022年全年的毛利率有望回升。
捷佳偉創的未來如何看?
作為光伏電池設備龍頭,捷佳偉創的前景和光伏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
從大的趨勢來看,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光伏行業的市場空間依然廣闊,增長可期。
而在光伏電池技術路線之爭上,HJT最被看好將成為下一代市場主流。
從工藝上來看,HJT只有四道工藝,分別是制絨清洗、非晶硅薄膜沉積、TCO制備、電極制備,對應的設備分別為清洗制絨設備、PECVD設備、PVD/RPD設備、絲網印刷設備。
對比HJT的4道工藝和現在主流PERC的8道工藝來看,雖然HJT所涉及的工藝和設備少,但兩代技術路線所需設備的兼容性卻很差。
這也就是說,一旦HJT開始大規模替代PERC,這種技術迭代所帶來的需求是不容忽視的。
浙商證券研究人員認為若HJT國產設備投資額降至3.5-4個億以內,轉換效率提升至24.5%以上(比PERC最高23.5%至少+1%的轉換效率提升),經濟性將得到市場快速認可,行業將大爆發。
基于全球電池片產量進一步增長、滲透率提升、設備投資額下降等假設,浙商證券研究人員測算得出,2025年HJT設備市場空間有望達412億元,2020-2025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80%,其中PECVD設備規模達206億元。
不過,看上這個市場的企業不少,邁為股份和捷佳偉創則是其中最主要的兩家廠商。而就各方預期和股價表現而言,大家似乎對邁為股份更加看好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設備廠商往往都會跨界布局半導體設備領域,邁為股份如此,捷佳偉創也不例外。
在半導體設備領域,捷佳偉創的全資子公司創微微電子自主開發了6吋、8吋、12吋濕法刻蝕清洗設備,包括有籃和無籃的槽式設備及單片設備,涵蓋多種前道濕法工藝。
半導體亦是近些年來的高景氣賽道,因此該公司后續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的進展也值得關注。
作者|明羲
編輯|lele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