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兩年來,因高景氣助力業績、股價雙增,光伏也成為了投資者高度關注的行業之一。
具體到產業鏈各細分領域,由于硅料價格的走高,該領域的龍頭如通威股份(600438.SH)、大全能源(688303.SH)得到了最多青睞,硅片、電池、組件、電站等領域的企業同樣備受矚目,但比之硅料龍頭則要稍遜一籌。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于上述領域企業的光芒萬丈,光伏設備廠商多少還是有那么一點“小透明”,遭到了不少投資者的忽視。
但實際上,設備也是光伏產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該領域同樣擁有許多優質公司。
哪些A股公司涉足光伏設備領域?
光伏設備種類繁多,根據應用環節劃分,包括硅料設備、硅片設備、電池設備、組件設備四個部分。
在硅料設備部分,工業硅經過提純后,形成達到太陽能級質量標準的硅料,涉及的設備有冷氫化反應器、還原爐、塔器、換熱器、球罐,其中還原爐是改良西門子法(目前全球主流的硅料生產工藝)多晶硅核心生產設備,價值量與數量占比最高。
生產還原爐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有雙良節能(600481.SH)和東方電熱(300217.SZ)。
據悉,雙良節能于2008年開始制造多晶硅還原爐。目前,其多晶硅還原爐系統在四川永祥、新疆大全、亞洲硅業等大型企業連獲大單,行業占有率保持在65%以上,過去5年多其晶硅還原爐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一直排名第一,是這個細分領域當之無愧的龍頭。
另外,在硅料大幅擴產的背景下,雙良節能近期頻頻斬獲大單。從合同金額來看,2022年至今,該公司公布的多晶硅設備(還原爐及相關零部件)訂單已接近19億元,而2021年全年為19.38億元。
在硅片設備部分,硅料根據產業需要用于制備單晶硅棒、多晶硅錠,分別應用于單晶電池和多晶電池的生產。制備硅片主要包括長晶、截斷切方、切片、測試分選四個環節。其中,長晶與切片為核心環節。
而長晶環節的主要設備是單晶爐,這一領域已經實現進口替代,主要供應商包括龍頭晶盛機電,此外還有連城數控、京運通、北方華創等。
切片機、機加工的供應商則主要有高測股份、上機數控、連城數控。
在電池設備部分,該領域因光伏電池技術路線不同,涉及到的設備也不盡相同。
目前光伏電池領域的主要技術路線有三種,分別是PERC、TOPCon、HJT。這里不做進一步詳細介紹,具體情況可參考此前所寫文章《光伏電池“新貴”|異質結持續升溫!何時擠進光伏電池“C位”?》。
總之,目前PERC電池和PERC電池的各種plus版本依然占據著光伏電池領域的“C位”,但PERC技術已經逐漸到了發展瓶頸期,PERC電池轉換效率提升越來越困難。
而HJT電池片具有轉換效率高、工藝流程步驟少,降本空間更大、雙面率高、溫度系數低、結構對稱,薄片化潛力大等優勢,被視作是后PERC時代最可能的替代者。
這里重點看一下PERC+SE,涉及9道工藝,分別是清洗制絨、擴散/摻雜、激光SE、刻蝕、背部鈍化、氧化退火、減反鍍膜、激光開槽、印刷,涉及到的上市設備廠商包括捷佳偉創、北方華創、帝爾激光、邁為股份、金辰股份等。
而HJT技術涉及4道工藝,分別是制絨清洗、非晶硅薄膜沉積、TCO制備、電極制備,對應的設備分別為清洗制絨設備、PECVD設備、PVD/RPD設備、絲網印刷設備,涉及上市設備廠商捷佳偉創、邁為股份、金辰股份。
在組件設備部分,需要用到的設備主要包括劃片機、串焊機、排版機、疊焊、層壓機、測試機、流水線,涉及到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有帝爾激光、奧特維、先導智能、金辰股份等。
設備廠商業績普增但不及其他環節龍頭
總的來看,雖然光伏產業涉及到的設備種類很多,但涉及到的上市公司來來回回都是一些“熟面孔”。
剔除掉像京運通、北方華創、上機數控、先導智能這類雖然涉足光伏設備領域,但這部分業務占比很小的公司,基本只剩下晶盛機電、連城數控、高測股份、捷佳偉創、帝爾激光、邁為股份、金辰股份、羅博特科、奧特維以及雙良節能(還原爐業務占比不高,但公司是細分領域龍頭),合計10家主要的光伏設備廠商。
如下圖所示,上述公司2021年、2022年一季度的業績表現不錯,基本算是獲得了普遍增長,其中雙良節能表現尤其突出一方面是其還原爐業務高速增長,另一方面則是該公司的硅片業務開始發力了。
不過,從規模上來看,光伏設備廠商的業績規模明顯小于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環節的龍頭企業如通威股份、隆基綠能、晶澳科技等。
光伏設備領域前景如何?
展望未來,光伏設備領域的前景是否值得期待?
實際上,從需求端來看,設備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有兩部分,其一是光伏行業發展,新增裝機量帶來的需求增加;其二是電池技術迭代帶來的更換需求。
先看光伏行業裝機量可能帶來的需求增加。在碳中和+“平價時代”的大背景下,光伏行業的前景被廣泛看好。
據東北證券研究人員對未來十年光伏裝機量測算,預計光伏新增裝機量將持續增長,期間的年均復合增長率有望達13%左右。
浙商證券的研究人員也測算了2030年中國和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需求,預計2030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需求達301-416GW,CAGR達21%-24%;全球新增裝機需求達1113-1328GW,CAGR達24%-26%。
雖然這些券商研究機構測算出來的數據存在一些差異,但大的趨勢是一致的,那就是裝機量在一個比較長的期間內仍將延續增長。
而裝機量的增長也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光伏設備。
再看電池技術迭代帶來的更換需求。目前,在硅料、硅片、電池、組件領域均存在或多或少的技術變革。
其中,在硅料領域,當下的市場主流是改良西門子法,但保利協鑫能源(03800.HK)自2010年開始自主研發光伏多晶硅料技術(FBR顆粒硅技術)。
據悉,相較于改良西門子法,FBR顆粒硅技術在降低成本、二氧化碳減排方面具有優勢。
在硅片領域,正迎來大尺寸(目前硅片主要分182mm和210mm兩大陣營,在主流之外還有一些小尺寸)、CCZ(一種高效單晶技術)升級。
在電池領域,如上述所言,正迎HJT、TOPCon光伏技術新革命。
在組件領域,也存在著大尺寸+多主柵+多分片+N型組件多重技術變革。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池術迭代后,有些光伏設備還可以通用,但有的設備則需要更新換代,而這同樣將帶來一部分新增需求。
結語
雖然在整體的市場規模上,設備要小于硅料、硅片、電池以及組件領域,但光伏行業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仍將是“風口上的豬”,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有望繼續受益,其中也包括容易被投資者忽視的設備廠商。
可以預期,從長期來看,伴隨著行業的發展,光伏設備領域有望跑出一批“小而美”的公司。
接下來,本專題將以多篇文章,詳細介紹光伏設備領域的上市公司,發掘其中的投資機會。
編輯|May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