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天奇股份(002009.SZ)發布公告稱,公司與京東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科技”)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雙方擬充分利用各自優勢,進一步推動廢舊鋰電池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實現“互聯網+回收”場景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打造鋰電池循環再利用生態體系。
3月9日,該公司的股價(前復權)高開2.45%,最終上漲4.22%,報收20.01元/股,相較于A股市場整體表現而言還比較強勢。
共建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平臺
天奇股份上市于2004年6月,已經形成了以四大產業為主的戰略發展方向,分別為以汽車智能裝備、智能倉儲物流、散料輸送及智慧工業服務為主的智能裝備產業;以廢鋼加工設備、報廢汽車拆解設備、有色金屬加工及分選設備為主的循環裝備產業;以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汽車核心零部件再制造及動力電池回收資源化利用為主的汽車后市場產業;以風電鑄件業務為主的重工裝備產業。
具體來看此次的合作協議,天奇股份與京東科技同意在廢舊電池循環再利用全產業鏈上達成合作,推動“互聯網+回收”新型商業模式落地,促進動力電池回收產業規范化、標準化,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京東科技將利用自身供應鏈、云計算和大數據、物流系統搭建及管理能力,全面助力天奇股份“動力電池循環產業一體化互聯網平臺”落地和運營。
合作內容則涉及七個方面包括共同構建廢舊電池“互聯網+回收”平臺、共同構建全國性廢舊電池回收體系、供應鏈產融合作、供應鏈物流合作、“汽車后市場”合作展望、數字化轉型頂層規劃、云計算技術合作。
天奇股份還表示,此次合作將全面提升公司在鋰電池循環再利用產業鏈的資源獲取優勢、物流一體化優勢、供應鏈平臺優勢以及配套服務等全方位競爭力;賦能公司動力電池回收體系建設,有助于公司集合鋰電池循環再利用產業鏈各方資源(涵蓋電池制造企業、電池使用企業、資源回收企業、電池相關金融科技服務企業、汽車后市場服務企業等),推動鋰電池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建設,樹立鋰電池循環再利用行業標桿,充分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據悉,天奇股份早就花了大力氣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進行了布局。目前,該公司已建成2萬噸廢電池利用產能,位于行業前列,未來產能將迅速擴充至5萬噸。此外,天奇股份延伸前驅體制造業務,將形成年產3萬噸前驅體及1.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產能。
動力電池回收是一門什么樣的生意?
眾所周知,鋰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因此,天奇股份和京東科技看好的動力電池回收這門生意其實和新能源汽車行業是息息相關的。
2015年算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爆發元年。東亞前海證券的研報顯示,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為40.13萬輛,同比增長291%,銷量為33.11萬輛,同比增長342.9%。
而經過多年的發展,至2021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年度累計產量已達319.3萬輛,累計銷量已達298.95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產銷水平在2015年之后持續走高。
新能源汽車產銷高增也帶動動力電池裝車量走高。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統計,近年來我國動力電池的裝車輛水平呈現出了逐步提升的趨勢,截至2021年11月,我國的動力電池月度裝車量水平已達20.82Gwh,創歷史新高。
而在循環充放電過程中電池容量會逐漸衰減到達退役狀態,動力電池的有效壽命具體是多少年這個沒有一個確定的值,只有一個區間范圍,不少研究機構通常采取5年或6年進行測算。
例如,東亞前海證券研報顯示,若假設我國動力電池的退役年限均為5年,則2021年的動力電池退役水平預期將為25.2萬噸,到2030年,我國的動力電池退役水平預期將為237.3萬噸,9年間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8.3%。
當然了,這只是一家之言。不過,粗略來看,近兩年確實是前期售出的新能源汽車逐步報廢,動力電池退役量或形成較大規模的節點。
值得注意的是,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及電解液會污染環境,其中在正極材料中,三元正極中的鈷元素為有毒物質,同時鎳、錳等金屬元素也會對土壤造成污染;在電解液中,目前常用的電解液六氟磷酸鋰在遇水后會產生氯化氫物質,造成環境污染,且有機溶劑中的DMC也對環境有害。
另一邊,廢舊動力電池中含有大量可回收的高價值金屬,如鋰、鈷、鎳等。例如,在鎳氫電池中,鎳含量占比高達35%;在三元電池中,鎳、鈷、錳、鋰的占比分別約為12%、5%、7%、1%。對于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將實現對上述金屬材料的再利用,創造較高的回收收益。
與此同時,從最近的情況來看,鋰電池短缺已經成為了一些新能源車企提升交付量的主要阻礙之一,而且一些鋰電池材料的價格也在持續飛漲。
綜合而言,廢舊動力回收生意一方面能保護環境,同時還具有較高的回收收益,且有利于緩解當下的鋰電池缺口。
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空間有多大?
基于以上的種種好處,廢舊電池回收這一細分領域也得到了不少政策支持,景氣度也日益走高。
東亞前海證券研報顯示,在效益和政策的雙重驅動下,預期未來電池回收行業將取得長足的發展,其中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技術將隨著技術進步以及退役潮的來臨逐步顯示出其經濟效益,而拆解回收方面市場空間也將逐步放大,預期到2030年其市場空間將達1074.3億元。
在新能源動力電池退役規模持續增長的預期下,目前電池回收行業中已相繼涌入了許多企業,2020年我國的動力電池回收企業注冊量約為2579家,較2019年增長約253.3%。不過,據悉在上述的注冊企業中,多數屬于中小企業,其中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下的企業占比約為25%,注冊資本在100-500萬之間的企業占比約為35%。
綜合來看,目前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行業中絕大部分都是中小型競爭者。而根據我國工信部所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截至2021年年底,僅有27家符合我國電池回收行業標準的企業,其中包括寧德時代、格林美、天賜材料、國軒高科、比亞迪等多家大體量的鋰電巨頭。
在整個行業中,天奇股份雖然比不上寧德時代等公司,但較那些小型競爭者還是有優勢的。此次和京東科技的合作也有助于該上市公司進一步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作者|云知風起
編輯|lele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