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湖北宜昌高新區建設潮涌,到處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以新氣象開啟新征程。
2月18日,宜昌高新區召開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提出堅決打贏產業裂變、園區開發、雙創賦能、功能整合、民生改善“五大攻堅戰”,以“五戰”全勝推動“五力”齊升,為宜昌高新區新一輪發展吹響了奮進號角。
發展破題起勢,成就振奮人心。剛剛過去的2021年,宜昌高新區在搶換賽道中競進提質,彰顯了經濟龍頭、發展引擎的使命擔當,經濟發展躍上快車道。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6.6%,超出2019年同期46.2個百分點,增加值增速34%,高于全國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7.1%,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9.2個百分點和東四縣增速……宜昌高新區堅持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以干在實處推動走在前列,克難攻堅、加壓奮進,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交出了一份“全年精彩”的優異答卷,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形勢催人奮進,乘勢再續精彩。宜昌高新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湖北省委工作要求、宜昌市委工作安排,全力推進“新城崛起、產業裂變、能級躍升”,爭當強產興城排頭兵,打造能級跨越主引擎,加快建設轉型升級引領區、創新創業活力區,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堅決打贏產業裂變攻堅戰
加快提升區域發展競爭力
拓寬視野、更新觀念、抬高標桿,宜昌高新區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推動主導產業突破性升級、裂變式發展,努力在賽道轉換中實現趕超跨越。
以更大力度招大引強。招商引資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是推動發展的“源頭活水”。宜昌高新區作為全市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主戰場,今年招商目標是:新簽約億元以上產業項目60個,其中100億元以上項目2個、50億元以上項目2個、20億元以上項目4個、10億元以上項目6個,力爭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或上市公司3家。
對此,宜昌高新區精準繪制招商引資“掌上地圖”,聚焦重點招商區域,緊盯綠色化工、生物醫藥、裝備制造、食品飲料等重點領域,主攻世界級頭部企業和細分行業領域前30強,大力開展常態化全員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專業招商、展會招商、小分隊招商,力爭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行業引領力的頭部企業、具有潛在顛覆力的頸部企業、具有后勁爆發力的腰部企業,引上游、接下游、抓龍頭、帶配套,吸引更多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和新勢力企業跟進,推進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裂變升級。進一步提高招商干部專業人員比重,從區內外選拔一批優秀干部充實到招商一線。要學習借鑒外地經驗,探索組建招商平臺公司,以專業崗位聘用制等市場化方式招人、用人、留人,吸引更多有資源、有能力、懂招商的人士參與到全區招商工作中來。
以更大力度扶優壯強。現有企業是發展之基、稅收之源、就業之本,宜昌高新區全力支持轄區現有企業發展壯大,推動形成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的良好局面。
全力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宜昌高新區將產業鏈擺到全市產業發展總體布局中去思考、謀劃,樹立“鏈式思維”,一鏈一長、一鏈一圖、一鏈一策,做好延鏈補鏈強鏈文章,力爭將生物醫藥、綠色化工、高端裝備打造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將食品飲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打造成為全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以寧德時代布局宜昌為起點,積極培育壯大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力爭“十四五”末,宜昌高新區綠色化工產值過800億元、生物醫藥產值過200億元、裝備制造產值過100億元。
全力支持企業技改升級。宜昌高新區支持宜化集團、人福藥業、金寶樂器、安琪酵母、長機科技、華強科技、貝因美等龍頭企業加大技改投入、新上技改項目,爭取全年技改投資突破33億元,全區新增產值過50億元企業1家、過10億元企業4家,人福藥業產值突破80億元。
全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宜昌高新區深入實施中小企業培優工程,加大小微企業、初創企業、個體工商戶培育扶持力度,降低市場準入門檻,落實減稅降費、融資貸款等各類優惠政策,為小微企業發展注入“強心劑”,確保全年新增“四上”企業40家。加大上市企業培育力度,加快中南鵬力、安譜儀器上市步伐。
以更大力度推進達效。宜昌高新區堅持“項目為王”理念,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精氣神,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形成更多的投資量、實物量、工作量。
構建項目服務大格局。宜昌高新區學習借鑒邦普項目服務推進機制,對百億級項目,采取市區聯動機制,協同配合、合力攻堅;對億元以上重點投資項目,采取“指揮部+工作專班”推進機制,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突出問題;對投產項目,采取“雙千”服務機制,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提質”行動,定期對接、靠前服務,及時為企業紓困解難。為推進億元以上重點投資項目建設,宜昌高新區成立了重點項目建設服務指揮部,并制定了定期調度、清單交辦、聯合督查、項目首席服務官、獎懲掛鉤等五項機制,握指成拳、集中力量,強力推進重點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早達效。
推動項目建設大提速。宜昌高新區加快人福白洋原料藥和全球總部基地、順毅原料及中間體等續建項目建設,確保項目如期開工投產;加快寧德時代邦普、航天動力、宜化氨醇等重大在建項目建設,爭取超進度完成投資計劃,確保邦普項目一期9月10日正式投產;加快華潤高端藥用包裝材料、白洋港糧食物流中心等項目謀劃儲備,爭取盡早開工,確保全年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40億元。
形成項目推進大閉環。宜昌高新區緊扣項目招引、落地、建設、投產等關鍵環節,嚴格實行清單管理、動態管理、全周期管理,強化“周調度、月通報、季拉練、年考核”,建立重點項目督辦推進清單,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形成“簽約項目抓落地、落地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投產”的服務推進閉環。
堅決打贏園區開發攻堅戰
加快提升產業發展承載力
搶抓東部未來城、高鐵生態城建設的歷史機遇,宜昌高新區強力推進白洋工業園有序開發、生物產業園向北拓展、東山園區“優二進三”,推動更多的要素向園區聚集、更多的項目向園區集中、更多的產業向園區集群。
全力以赴拓空間優布局。宜昌高新區堅持規劃引領,積極對接全市東部未來城概念規劃和高鐵生態城控制性詳規編制,做好白洋核心區域規劃設計。結合全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積極爭取謀劃永久基本農田調整工作。強化土地要素支撐,實行用地指標精準化、差異化配置,高質高效用好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確保全年完成批次用地報批2000畝,供應非經營性用地2000畝;出讓經營性土地300畝。堅持片區征遷、片區場平、片區開發不動搖,統籌推進16個征遷項目,力爭全年完成征地4000畝、房屋350戶,實現田家河化工片區土地房屋征遷清零。
全力以赴強功能提品質。宜昌高新區統籌推進園區水、電、氣、熱、排水、排污、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強力推進生物園區管網配套、高中壓電力線網和田家河片區水廠、污水處理廠、供熱中心等28個重點配套項目建設,加快完善園區功能配套。加快推進白洋青年公寓、生物園消防站、公安交管綜合樓以及園區功能性照明工程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切實提升園區品質。加快完善園區路網,完成東山園區珠海路改造及生物園區桔香路延伸段、土門路延伸段、雙河路等道路工程建設,大力推進白洋園區臨江大道、石鼓路、天螺寺路、馬家鋪路延伸段建設,以“工匠精神”推進項目高品質建設,力爭“建一個工程,出一個精品,樹一個標桿”。
全力以赴謀項目爭資金。宜昌高新區搶抓中央及省市政策調整窗口期,緊盯國家政策方向、投資導向、資金投向,想方設法爭政策、爭項目、爭資金,力爭一般債券額度不減規模、再融資債券爭取率達到100%,為宜昌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爭取更多、更大的支持。
堅決打贏雙創賦能攻堅戰
加快提升創新發展驅動力
創新“一落子”,發展“滿盤活”。宜昌高新區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融入宜昌區域科創中心建設,高標準建設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將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營造“萬眾創新”的新格局。宜昌高新區深入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工程”和“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工程”,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創新物種企業—行業龍頭和領軍科技企業”梯度培育機制,精心精細做好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輔導,確保高新技術企業凈增2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360家,力爭實現“獨角獸”企業零的突破。大力推進規上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建立創新平臺企業后備庫,積極組織申報省級平臺。持續推進雙創平臺和孵化載體建設,著力優化孵化器、加速器項目布局,加快推進三峽大學科技文化產業園、城東U谷三期、易聯科技園二期建設,推動廣倫達眾創空間投入運營,確保新增孵化面積2萬平方米、市級及以上雙創平臺3個。
打造“人才輩出”的新局面。宜昌高新區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扎實做好人才政策宣傳、人才招引需求發布等工作,及時兌現落實各項人才政策,切實優化人才服務環境。堅持以人聚產、以產聚智,圍繞綠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精心編織產業引才清單,精準招引急需關鍵人才,促進產業發展與人才供給精準匹配、產業升級與人才發展同頻共振。建立人才引進統計績效考核、及時獎勵、人才工作約談等制度,確保完成5500人引才目標任務。
鼓勵“推陳出新”的新探索。更加注重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更加注重發揮創新激勵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宜昌高新區營造鼓勵大膽創新、勇于創新、包容創新的良好氛圍,讓創新活力持續迸發,讓創新創業蔚然成風。強化創新政策支撐,制定完善科技創新政策清單,全面落實科研經費投入等政策措施,推進8項科技獎勵政策“免申即享”。重點聚焦人福藥業、長機科技、南玻顯示器、黑旋風鋸業、中南鵬力、安譜儀器等重點企業技術需求,鼓勵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堅決打贏民生改善攻堅戰
加快提升社會發展向心力
民心所愿就是政之所向。宜昌高新區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以農業產業化助力鄉村振興。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做大做強農業主導產業,培育壯大特色產業,發揮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作用,實現農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零突破,完成朱家沖村、裴家崗村柑桔品改面積3000畝,建成水肥藥一體化示范園1600畝、朱家沖村花卉苗木基地1000畝。大力推進鄉村建設行動,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積極拓展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確保所有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10萬元,力爭新培育經營性收入超過100萬元的村3~5個。嚴格貫徹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對新增占用耕地實行“零容忍”,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和防止耕地“非糧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持續開展長江禁捕退捕巡查,規范長江流域垂釣管理,鞏固長江十年禁漁成果。持續做好非洲豬瘟等重大疫病防疫工作。
以服務均等化增進民生福祉。宜昌高新區全面落實社會保障和救助政策,統籌推進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全面完成白洋小學、梅花小學、白洋醫院一期、東山園區和生物園區社區醫務室建設,新辦珠海路小學。新建4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4個殘疾人康復站。啟動白洋安置房四期和12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建設,新建安置房2000套、啟動安置房辦證2500套以上。完成東山園區市民中心建設、白洋大禮堂改擴建,新建白洋中心文化廣場6000平方米。
以治理現代化維護平安穩定。深入推進“筑堡工程”,不斷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能力和水平。久久為功推進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宜昌高新區調整優化城市綜合管理體制機制,持續推進停車惠民、垃圾分類、市容環境秩序“十不見”專項整治等工作,以繡花功夫抓好城市日常運行維護,使典范城市創建在日常工作量變的積累中實現質的飛躍。毫不松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推進新冠疫苗接種,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線。推進平安高新建設,強力推進“找窟窿、堵窟窿、防漏風”專項行動,防范化解個人極端風險、社會矛盾風險、經濟金融風險,大力化解信訪積案,確保信訪積案化解率達85%以上,力爭清零。持續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治理體系,著力提升安全生產治理能力,實現“一無四降”目標。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深入推進河長制、林長制,推動全區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堅決打贏功能整合攻堅戰
加快提升改革開放輻射力
開放能助力一個地方緊跟時代步伐、融入世界經濟,帶來先進觀念、現代思維,即使深處內陸,也依然要面朝“大海”。宜昌高新區進一步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制度優勢和綜合保稅區連通“兩個市場”的功能優勢,堅定不移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不斷提升開放平臺能級,提高輻射帶動能力。
著力提升經濟外向度。圍繞強鏈、補鏈、延鏈,宜昌高新區將大力引進培育一批進出口額大、輻射帶動強的外向型企業,重點推動保稅加工項目、保稅貿易項目發展,確保宜昌綜保區新簽約項目30個,完成進出口額70億元以上,宜昌綜保區進出口排位進入全國前100名。充分發揮跨境電商協會等推動作用,打造全球直播平臺,持續開展“海購節”、進口商品展等特色活動,更大力度培育跨境電商產業生態,力爭全年完成營收15億元、新增入駐企業50家。
著力提升功能融合度。按照宜昌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宜昌高新區優化開放平臺,積極推動完善口岸功能。支持人福打造國家級仿制藥技術公共服務中心和國際藥物研究中心。結合企業需求,配合推動肉類、水果、糧食等進口商品指定監管場所申建工作。協調推進宜昌綜保區物流服務中心、鄰里中心等配套項目建設,不斷完善“吃住行商”配套設施,著力打造外向產業和都市生活協調發展的開放區域。
著力提升改革精準度。宜昌高新區用好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制度優勢,持續抓好湖北自貿區總體方案及國家、省等下達的各項改革試驗、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任務落地見效,確保客觀條件具備的全部完成。深入研究、大力宣傳《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中原產地累積規則和零關稅、降稅承諾等,讓大自貿紅利更多惠及企業發展。聚焦發展所需、問題所在,探索實施一批引領性和撬動性的改革舉措,力爭在全國全省復制推廣制度創新成果5項以上。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