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物價總水平呈穩中有降態勢。2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月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數據顯示,受豬肉價格繼續下行影響,1月CPI同比漲幅降至“1”區間;同時,煤炭、鋼材等行業價格走低,帶動PPI繼續回落。專家表示,1月物價走勢對全年價格穩定形成良好預期,全年物價將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CPI大概率呈“前低后高”走勢,整體漲幅溫和;PPI或呈“前高后低”走勢。
消費價格總體穩定
今年1月,受基數影響,以及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加大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力度,如加大貨源組織力度、啟動政府儲備肉菜投放、加強價格監測預警等,消費市場供需基本平穩,價格總體穩定。
從環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3%轉為上漲0.4%。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6%轉為上漲1.4%,影響CPI上漲約0.26個百分點。食品中,鮮果、水產品和鮮菜價格分別上漲7.2%、4.1%和3.1%;豬肉價格下降2.5%。從同比看,CPI上漲0.9%,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下降3.8%,降幅比上月擴大2.6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72個百分點。
“盡管節日因素推動鮮果、鮮菜價格分別環比上漲7.2%和3.1%,但天氣晴好、就地過年保障城市供應等因素,使得這部分食品漲幅仍低于往年春節水平。此外,豬肉價格環比下降2.5%,主要源于冬季腌臘結束,節前生豬出欄加快。酒類價格環比下降0.6%,跌幅明顯超越往年,或與前期漲幅較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多地散發影響消費有關。”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應習文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
據測算,在1月0.9%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5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4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與上月相同。
“核心CPI剔除了食品和能源,這些細項價格受天氣、節假日等季節性因素和國際商品行情影響大,波動性高。因此,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波動性較低,能更好地反映國內實體經濟基本面的需求變化。”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對記者表示,“核心CPI穩定表明國內經濟韌性較強,需求變化平穩,通脹壓力不大。”
工業品價格繼續回落
1月,煤炭、鋼材等行業價格走低,帶動工業品價格整體繼續回落。從PPI的分項數據看,1月國內定價的生產資料價格普遍下跌,食品制造、衣著、一般日用品、耐用消費品等生活資料價格普遍上漲。
環比來看,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1.0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1.4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持平。保供穩價政策有力推進,煤炭、鋼材價格繼續回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下降3.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下降1.9%。同比來看,PPI上漲9.1%,漲幅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1.8%,漲幅回落1.6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8%,漲幅回落0.2個百分點。
分行業來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同比漲幅回落15.5個百分點,是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漲幅回落最大的行業。據測算,在1月9.1%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9.3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2個百分點。
對于1月PPI回落的原因,伍超明對記者分析,“一是受保供穩價政策等因素影響,生產資料價格下降,漲幅較去年同期回落1.6個百分點,因此新漲價因素的下降是PPI增速降低的主要原因;二是受全球經濟恢復放緩和國內需求收縮影響,上游原材料價格有所回落;三是去年1月PPI增速由負轉正,也助推今年同比增速的回落。”
全年物價或在合理區間
展望2022年物價走勢,多位專家分析,受豬肉價格逐步進入上行周期、大宗商品價格傳導等因素影響,物價漲幅或有所擴大,但仍將處在合理區間。
伍超明預計,2022年CPI大概率呈“前低后高”走勢,全年漲幅溫和;PPI變化趨勢恰好相反,或呈“前高后低”走勢。“疫情仍是影響未來物價走勢的重要變量。一是疫情演變影響經濟復蘇進程,對服務類和中下游行業價格影響較大,決定CPI上升斜率;二是疫情沖擊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影響全球需求能否從商品順利轉向服務,降低商品價格漲幅,直接決定PPI的下降斜率。”
“預計未來我國的PPI下降通道將由陡轉緩。從下游看,短期內CPI上漲壓力不大,主要源于疫情防控下供給穩定但需求尚需恢復。不過從中期看,隨著豬肉價格企穩,需求逐步恢復,CPI有望重回1區間。”應習文表示。“預計新一輪豬周期將于今年年中開啟。”中國銀行研究院范若瀅認為,當前豬肉價格正經歷筑底反彈階段,上半年豬肉價格仍將低位運行,下半年同比漲幅將整體抬升。
那么,未來政策層面該如何發力?應習文認為,1月CPI與PPI同時下行,給價格型貨幣政策留出了一定空間,不過1月MLF價格未作調整,且貨幣信貸數據超預期,2月政策應以穩為主,但3月將是值得關注的時點:一方面要關注國內實體經濟和物價表現;另一方面需關注美聯儲加息落地的沖擊效應。
“今年要繼續實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政策,推動政府、生產企業、流通企業成本共擔,加大對下游中小微企業扶持力度,進一步緩解大宗商品價格傳導壓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立坤說。
伍超明表示,短期內穩增長、改善需求、扭轉預期是政策重點。預計貨幣政策還處于寬松期,寬貨幣和寬信用值得期待,但更多地通過結構性政策工具實現穩增長目標。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