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各項賽事正如火如荼進行。賽場之外,張家口市冰雪運動、文化旅游等也在蓬勃開展,成為這座塞外山城的別樣風景,也為借冬奧契機實現提速轉型的張家口產業帶來新氣象。
冬奧會期間,記者走訪張家口市工業園區、制造企業、旅游景點,近距離感受“冬”風帶動下的產業之變。
冰雪裝備乘勢而上
張家口市冰雪運動有多火?冰雪裝備生產企業最有發言權。
在張家口市宣化區冰雪產業園,力達克絲張家口冰雪裝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靳惠媛向記者透露了一個“煩惱”——今年,公司接到的雪具訂單太多了,供不應求,產品訂單排到了年底。去年,公司銷售單板滑雪器材20000余套,同比增長80%。
“隨著群眾性冰雪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市民帶著孩子一起玩滑雪。我們研制的帶有熊貓圖案的兒童滑雪板已成市場爆款,今年預計生產5000套以上。”靳惠媛說,為解決產能問題,該公司對南方生產基地進行了結構調整,把更多的非核心裝備進行外包,提升生產效能。春節期間,這些生產基地“不打烊”,開足馬力生產。
火起來的不光是個人雪具,也有冰雪制造重裝備。
作為全球造雪行業領軍企業,意大利天冰公司2018年入駐張家口市高新區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園,為北京冬奧會賽區提供人工造雪設備和服務。
“我們非常看好中國冰雪產業的發展,將依托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園區,用一流的技術和產品服務冰雪產業、服務冬奧。”天冰冰雪設備張家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師鵬飛說。
在引進企業的同時,張家口市出臺措施支持當地制造企業轉型發展,本土冰雪制造持續發力。
在崇禮一些雪場內,一臺形同壓路機的“大塊頭”爬坡過坎,所過之處的雪道立即變得平整均勻。這就是河鋼集團河北宣工公司研制生產的SG400壓雪機,是我國首批高端大馬力壓雪車。
“針對張家口地區雪少風大、雪層硬的特點,我們先后畫了3000多張圖紙,對19個部件進行了109項改進設計,使產品更好地滿足當地雪場溫度低、工作力度強等要求。”河北宣工公司壓雪機總設計師溫曉宣說,抓住冬奧機遇,公司牽頭與北京科技大學、崇禮萬龍滑雪場等合作開發室外大中型壓雪車。經過一系列改進優化,SG400壓雪機變得更安全、更靈活,可在零下40攝氏度打碎板結雪層,配合絞盤系統,可攀爬45度坡的高山雪場,已在崇禮多家雪場投運。
從滑雪板、滑雪頭盔、滑雪服到造雪機、壓雪車、索道,一系列冰雪裝備相繼問世并投入應用,推動冰雪產業成為張家口經濟轉型的新生力量。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簽約冰雪產業項目109項,落地項目88項,運營項目31項,實現產值9.77億元。
搶抓大數據產業風口,以秦淮數據為代表的一大批數據中心落地成長;瞄準高端裝備制造業,領克汽車、麥格納座椅、上海航發等企業陸續落戶……冬奧機遇下,傳統裝備制造業加快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茁壯成長,張家口市產業轉型駛入“快車道”,不斷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新能源產業持續加力
冰雪冬奧,綠色同行。夜幕降臨,北京、張家口賽區場館內燈火通明、璀璨奪目。
“這些綠電來源于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冬奧辦副主任雷為民說,聚焦綠色辦奧,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建成投運后,每年能向北京地區輸送141億千瓦時綠色電力,全面滿足北京和張家口賽區冬奧場館用電需求,每年可減少標煤燃燒49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80萬噸。
作為國家唯一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張家口肩負著保障綠色冬奧的重大職責和為全國先行探索綠色發展道路的重要使命。
日前,國際首套百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項目在張北縣送電成功,這標志著該項目正式進入系統帶電調試階段。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海生,很看好壓縮空氣儲能的未來發展前景。“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具有規模大、壽命長、成本較低和儲能時間長的優勢,規模可以達到百兆瓦級以上,儲能時間可達4至10小時,是極具發展潛力的大規模儲能技術。”陳海生說。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亮點工程,促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產業化進程,有效支撐能源改革和新型電力系統構建。
綠色能源賦能,助力低碳出行。北京冬奧會期間,氫能汽車成為“新寵”,張家口賽區所有交通運輸保障用車將全部使用零污染、零排放的氫燃料電池車。
走進張家口海珀爾新能源科技公司生產車間,可以看到,通過電解水制氫工藝,水源源不斷地轉化為氫能,進入高壓儲氫罐。“張家口風電和光伏資源充足,采用當地綠色電力,我們每天最高生產氫氣4噸,供應當地氫能車輛使用。”該公司副總經理趙輝說。
據了解,為助力“綠色辦奧”,張家口市不斷加速建設氫能綜合利用產業體系,先后培育和引進18家氫能領域企業,初步形成制氫、加氫、儲氫、氫能產業裝備制造、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制造、氫能整車制造等全產業鏈。
體育文旅業越來越熱
“看冬捕、吃頭魚。”2月6日,在沽源縣庫倫淖爾旅游度假區,漁民們身著傳統民族服飾,打眼、破冰、下網,依靠傳統方式進行冰上捕魚,吸引了眾多游客參觀體驗。
除了傳統漁獵文化,庫倫淖爾還建有滑雪體驗、雪上競技、冰雕觀賞等區域,配備初中級滑雪道6條,精心設計雪地摩托車、雪地卡丁車等20多項冰雪娛樂項目。
一名當地漁民說,過去,這里冬天太冷了,他們一般都窩在家里。沒想到,這幾年冰雪旅游越來越熱,村里很多人冬天也忙碌起來。
沽源緊鄰北京冬奧會賽區崇禮,位于張家口的最北端。借力冬奧機遇,沽源縣舉辦了冰雪運動會、“最美濕地 生態沽源”國際書畫攝影大展等活動,打造旅游新亮點。如今,庫倫淖爾旅游度假區已入選首批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網紅打卡地。
雞鳴山下,踏著石板路,游賞雞鳴驛,從東門到西門五百米的道路上,依次經過馬號、校場、驛學、民居,仿佛回到了幾百年前的古代驛站。
“生態文化旅游是懷來的優勢。”懷來縣雞鳴驛城文物保護管理處主任柳志勇說,雞鳴驛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郵驛建筑群,被稱為郵政考古的“活化石”。4月開始,前來游玩的京津游客將多起來,八九月份達到高峰。受益于文化旅游的蓬勃發展,入駐雞鳴驛的商家已由過去七八家上升到如今20多家。
1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印發的《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規劃》提出,深入挖掘張家口歷史文化,推動體育文化旅游產業集聚發展,打造張家口體育文化旅游發展核心。
“這是張家口旅游發展的重大利好。”2月2日,張家口市國玉陶瓷文化園負責人劉新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作為觀光式陶瓷生產園區,抓住北京冬奧會機遇,今年我們制作了3000多件冬奧主題的陶瓷紀念品,深受顧客歡迎。”
走進國玉陶瓷文化園,展臺上陳列著以中國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為創作靈感制造的瓷如意產品。除了具有冬奧和冰雪元素的陶瓷外,他們還設計制作了張家口大境門、宣化葡萄等具有地域特色的陶瓷,向世界展示張垣特色文化。
張家口市的陶瓷業主要集中于宣化區,該區在實施老工業區搬遷改造中注重文化產業的升級,將老瓷廠生產車間改建成國玉陶瓷文化園,打造生產線參觀、陶瓷制作體驗園、陶瓷文化博覽園、餐飲購物休閑園“一觀三園”平臺。“園區內既可以領略陶瓷歷史文化、觀摩陶瓷制作流程,也設置了顧客體驗區,可以親自體驗拉坯、彩繪等12種項目,歡迎大家來看一看。”劉新華說,借助冬奧,他們要向世界展示張垣特色陶瓷文化,打造張家口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