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市屬企業總資產達4.3萬億元;1至6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2%,凈利潤增長12.2%。8月9日,深圳市國資委召開市屬企業、區國資部門負責人2021年年中工作會議暨市屬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總結上階段工作,分析研判形勢,部署下階段任務。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市國資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力以赴謀改革、抓創新、促發展、優結構、強黨建,主要在七個方面取得新成效。
一是經濟運行高位求進。截至6月底,市屬企業總資產達4.3萬億元。1至6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2%,凈利潤增長12.2%;上繳稅金858億元、增長46.5%,其中在深納稅301億元、增長60.1%。13家直管企業利潤總額同比翻番。投控公司世界500強排名強勢攀升,躍居第396位、提升46位。
二是國企改革全面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正式出臺,區域性綜改試驗取得階段性成效,深圳第一批綜改試驗成果被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向全國推廣,深圳國企改革被國家發改委列入47條“深圳經驗”向全國推介。投控公司、深創投集團、城交中心分別獲評全國“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創建行動”標桿企業和標桿項目。深圳國際三項制度改革成果入選全國范例。
三是服務“雙區”堅強有力。上半年,市屬企業完成投資1168億元、同比增長55%,其中在深投資889億元。承擔全市重大項目115個,占全市投資計劃的36%。環水集團、燃氣集團多措并舉優化服務,“用水用氣”指標名列全國營商環境評價第一名。
四是布局結構持續優化。全面實施重組整合“1+N”方案,推動78.6%的凈資產集中到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為主體、金融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兩翼的“一體兩翼”領域。深圳聯交所獲批開展中央企業權益類業務交易、中央管理金融企業產權交易,深圳成為首個取得央企資產交易“全牌照”的副省級城市。大力實施“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和“基金群”戰略,全系統上市公司增至35家。鯤鵬資本與中國國新聯合發起設立規模50億元的綜改試驗深圳子基金。鹽田港集團成功發行全國首批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
五是創新能級顯著增強。上半年,市屬企業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1.4%。巴士集團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國企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深圳環保獲批設立華南首家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深圳天使母基金撬動社會資本97億元,累計投資初創高新技術企業329家,涌現出21個估值超1億美元的“潛在獨角獸企業”。
六是國資監管更趨完善。深圳國資監管立法取得突破性進展,進入人大審議階段,改革經驗成果法治化進程全面提速。積極推動監督稽查智能云平臺、重大資源開發平臺建設,創新打造智慧績效系統,持續提升監管智慧化水平。健全集體資產“1+N”監管制度體系,聯合龍華、大鵬舉辦國有企業與集體企業合作發展推介會,構建國有經濟、集體經濟融合發展新格局。
七是國企黨建全面加強。建立國資國企“民生實事項目庫”,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質量+示范”建設,積極打造特色黨建品牌。投控公司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巴士集團以公交車為載體,創新打造“改革開放號”“東江縱隊號”移動黨群服務中心。深農集團創新落實對口幫扶、鄉村振興等工作,被黨中央、國務院評為深圳僅有的兩個“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之一。
據了解,2025年,力爭市屬企業資產規模突破6萬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萬億元、利潤總額1700億元,再造1~2家世界500強企業,新增7~8家資產規模超1000億元的優勢企業,形成一批主營業務進入細分領域前5位的產業集團,整體股東回報率穩居全國前列。國資布局實現新優化,將90%以上新增投資集中到城市保障、城市建設、金融投資和新興產業四大板塊,國有資本主責主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度大幅提升,“一體兩翼”國資布局結構更加科學合理,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作用凸顯,形成2~3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市屬國資控股上市公司超過40家。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