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題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第270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召開。會上,青海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倪金乾表示,近年來,青海銀保監局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銀保監會黨委工作要求,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戰,引領轄區銀行業保險業主動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耕“三農”領域,細作縣域經濟,健全農村金融體系,創新服務方式模式,助力青海省實現絕對貧困“清零”,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普惠金融做足產業振興的基礎文章,高原特色產業發展越來越興旺。打好“雙基聯動”“縣域信貸補短”和“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組合拳,把產業項目更多布局在縣域、把就業機會更多留在農村、把產業增值效益更多分給農民。引導銀行保險機構精準對接拉面、牦牛、青稞、光伏、青繡、鄉村旅游等“青字號”產業,精準對接易地扶貧搬遷等重點領域,持續增加涉農信貸總量,推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盤活農村資金、資產、資源,培育壯大具有高原特色的主導產品、支柱產業和特色品牌,推動構建高原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二是綠色金融發揮生態振興的支撐優勢,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越來越行穩致遠。堅決貫徹落實“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的重要指示精神,實施發展綠色金融支持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引導銀行機構在縣域信貸投放中優先安排綠色信貸計劃,用好、用足傾斜政策,創新推出“綠色農業開發貸”“綠色養殖貸”以及“化肥農藥減量增效保險”等20多種綠色金融產品,做好對符合條件的農村綠色企業、綠色項目以及支持高原美麗鄉村建設信貸投放的“加法”,同時也做好嚴格限制“兩高一剩”信貸投放的“減法”,推動青海農牧業向綠色化、低碳化轉型發展,建設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使“綠色”成為青海金融業的“基本色”,努力實現美麗與發展雙贏、生態美與百姓富相統一,堅定不移守護好“中華水塔”。
三是保險織密鄉村振興的民生保障網,惠農“及時雨”作用越來越凸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保險從未“缺席”更不能“缺位”,從試點到推廣,從擴大覆蓋范圍到豐富保險產品,從提高補貼標準到創新模式路徑,保險保障作用發揮越來越充分。為老百姓的健康兜好底線,打造全國首個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經辦+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體化”服務模式,推動大病保險政策向貧困人口傾斜,起付標準由5000元調整為3000元,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由80%提高到90%,提高了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質量,也積累了創新探索的經驗。幫老百姓把飯碗端得更牢,突出服務農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工程和重大任務,推動建立農產品品質標準,深度介入農業產業鏈,在防范農業風險、保障農民財產安全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藏系羊牦牛保險實現青海省28個純牧業縣全覆蓋;創新推出降雪量氣象指數保險、草原干旱指數保險;在青海省46%的縣域推廣“防貧保”,累計賠付2500萬元;吸納1000多名農牧民群眾作為協保協賠員,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2015年以來,政策性農業保險累計提供風險保障2027億元,支付賠款21.56億元,受益農戶186.72萬戶次。
倪金乾表示,下一步,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現“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將引領轄內銀行保險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三農”金融服務專業化體制機制,推動構建層次分明、優勢互補的服務體系,找準有效服務鄉村振興的著力點。二是優先支持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助力補齊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強化重要農畜產品、高原特色產業發展、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和農戶等關鍵領域金融供給。三是推動縣域“信貸補短”工程,優化縣域和社區金融服務,繼續保持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四是推進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深化農牧區信用體系建設,壯大鄉村產業。五是充分發揮保險保障作用,豐富完善“農險+大病經辦+脫貧人口補充保險”服務模式,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助力青海省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記者 郭偉瑩)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