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打通項目融資堵點,擴大有效投資
二季度伊始,全國上下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正酣。為搶抓春季施工黃金期,近期山西、甘肅、河南等多地密集部署,建臺賬、列清單,推進融資對接,打通資金保障等難點、堵點,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加速跑”。分析指出,“十四五”開局之年,推進“兩新一重”等重大項目建設成為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抓手,目前來看效果顯著。下一步可以注重在“三農”等中長期轉型領域繼續發力,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同時針對項目建設融資等突出問題,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有效利用外資、民間資本,加強金融創新,充分發揮基建REITs等多種渠道的融資功能。
重大項目建設快馬加鞭
4月13日,我國首條直通雄安新區的清潔能源“大動脈”——國家管網蒙西煤制天然氣外輸管道項目一期工程開工。作為保障民生用氣的基礎性重點工程,該項目建成后,可實現與該區域內國家及省級主干管網的互聯互通,匯合輸送天津LNG、山西煤層氣、內蒙古煤制天然氣3種氣源,并將有效連通國際LNG天然氣市場與國內消費市場,形成融通內外、調峰保供態勢,大幅提高京津冀經濟圈清潔能源供給。
二季度伊始,全國上下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建設正酣。在甘肅,蘭州新區近日集中開工項目108個、總投資668億元,涵蓋了化工、醫藥、商貿物流等重點產業;在湖南,總投資455.7億元的兩條高速公路也于近日開工,輻射長株潭、洞庭湖、湘南、湘西四大區域;在上海,4月上旬集中開工的16項重大工程涵蓋教育、醫療、保障房等多個板塊……
近日,多地還公布了一季度重大項目建設“成績單”,其中多地交通重大工程建設表現尤其亮眼。福建一季度公路水路交通建設投資較2020年同期增長35.2%,較2019年同期增長11.7%,超序時進度2.6個百分點。四川一季度公路水運交通建設完成投資392.58億元,占年度確保目標1700億元的23.1%。浙江省交通集團2021年計劃完成投資超800億元,一季度已完成了交通投資建設163.67億元,同比增長122.8%,圓滿實現開門紅。
在交通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的同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競相上馬。河南日前下發2021年度5G項目清單,共計559個項目,總投資580多億元。安徽提出實施“新基建+”行動,到2025年建成工業互聯網平臺200個以上,加快合肥華云信創云數據中心、淮北大數據中心、阜陽大數據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
打通堵點 開啟項目攻堅
當前,正值春季施工黃金期,多地密集部署打通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難點、堵點,推進項目建設“加速跑”。
近日,陜西省召開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推進會議,提出要確保工程建設順利實施、如期保質完成;甘肅省日前出臺《關于建立健全重大項目建設協同推進機制的意見》,提出建立要素協調保障機制,重大項目優先配置土地資源、保障建設資金、節能減排指標和人才需求;河南省發展改革委日前也印發工作方案,要逐一查清項目推進各環節存在的“堵點”,協調要素保障、前期手續辦理等相關部門,靶向發力。
重大項目往往具有公共性、外部性,項目所需要資金具有規模大、周期長等特點,導致項目融資問題突出。對此,地方著力做好融資對接,拓寬融資渠道。近日,河南省召開2021上半年重點項目金融推介會,向金融機構公開推介1371個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4.4萬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1萬億元。
另外,據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叢亮介紹,為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新型基礎設施和交通、能源等領域重大項目建設,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資金100億元支持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此外,還將海南納入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信托投資基金,即REITs試點,支持盤活存量資產,拓寬重大項目建設融資渠道。
多渠道融資 擴大有效投資
分析指出,“十四五”開局之年,推進“兩新一重”等重大項目建設成為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抓手,目前來看效果顯著。下一步可以注重在中長期轉型領域繼續發力,同時針對項目建設資金保障等難點、堵點,發揮多種渠道融資功能。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傳旺表示,從目前項目的落地情況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所強調的擴大有效投資,已經切實地將重點落在了“有效”上。當前投資需求潛力仍然巨大,除了政府合理引導投資流向強化基礎設施、民生工程保障、國家重大戰略等重點領域以外,民間投資的活力與有效性也呈現出進一步提高的態勢。
他指出,下一步可以注重在推動城鄉與區域協調發展、解決“三農”與社會事業短板、支持碳達峰與碳中和等中長期轉型領域繼續發力,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同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擴大外商投資領域。另一方面擴大直接融資比例,破除民間資本進入壁壘,加大社會資本的參與力度。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表示,在資金保障方面,當前階段項目投資的資金需求整體上比多年前明顯增加,單純依靠自有資金進行投資發展,既不可行也不必要,需要金融機構為項目投資匹配外部資金。下一步,需要政府與金融機構協同采取措施,為新增有效投資適時適度提供必要低成本融資支持。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范若瀅表示,在完善政、銀、企多方溝通交流渠道的同時,鼓勵商業金融機構通過債權、股權、資產支持計劃等多種方式,解決投資項目資金壓力較大問題。此外,更大程度上發揮政策性金融作用,通過專項建設基金、PSL支持基建特定領域等措施對重大基建項目進行支持。加強金融創新,充分發揮基建REITs、資本市場等多種渠道的融資功能。作者:汪子旭 王璐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