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個舊市華欣經貿有限公司廠區,看不見污染,聞不到異味,車間里由重選、浮選、磁選組合的新型工藝和設備實現了資源的梯級利用。董事長潘中華介紹,公司前身為華贏公司,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分布在雞街、大屯、錫城鎮3個點,“以前我們采用的設備技術比較落后,場地散、處理量小、丟尾率高。搬進園區后,公司聯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礦冶研究院改進生產工藝,在減少污染的同時,提升了資源利用率,增加了企業經濟效益。”
“十三五”以來,個舊市堅持在優化發展中轉型、在提質增效中升級、在轉型升級中培育新動能,以“產業鏈延伸+產業更新”的復合型模式,通過金融支持、技術改造、流程再造、品牌建設等方式,引導364家民營小選廠自主轉產轉型、兼并重組為20家企業,全部遷入北部選礦試驗示范工業園區生產,以此倒逼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由市委、市政府牽頭,建立項目調度聯席會議制、掛鉤包保責任制,每一家企業由一個部門包保,從規劃、用地、環評、安評等各個環節,為園區建設提供‘點對點、圖對圖’服務,及時解決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園區專職副主任李光明介紹。
個舊市文君礦產品加工廠董事長汪碩說:“現金流是企業的命脈,自從啟動搬遷以來,政府主動協調小額貼息貸款150萬元,納規以后又給予40萬元獎勵,支持企業購置設備和原料采購資金周轉,實現了新舊廠區生產的無縫對接。”
工業的一抹綠色,既借由生產鏈向縱深延展,也在通過園區向四周輻射,極大帶動了區內企業提升綠色能力建設與綠色技改的熱情。
“現在巡視車間用時不到10分鐘,就是下雨也不會打濕鞋面。”走進個舊市文君礦產品加工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3層立體化生產車間,“3樓是倉儲車間,2樓擺放生產設備,1樓儲存產品。”董事長汪碩逐一介紹,車間“上樓”后,不僅實現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生產能耗也下降了20%。
綠色發展,也讓普通職工嘗到了甜頭。萬云江是文君廠的老員工,他說:“以前生產場地在半山坡上,大型機械沒有施展空間,工作強度大,住宿條件差。現在搬入新廠后,我考了電工資格證,住進了職工宿舍,工作和生活條件都得到改善。”
“騰籠換鳥”之后,綠色賦能讓企業脫胎換骨釋放了潛力。目前,園區已有16家企業納規,202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7.8億元,成為全國規模最大、最集中的選礦產業集群。今年1至3月,預計實現工業總產值7.2億元。
聚焦“十四五”,個舊市將在技術創新、政策體系上持續用力,由單項技術、單項工藝、單種產品的創新,向大規模、集成化、深層次創新轉變。聚焦重點行業、重點領域,讓工業園區帶動有色金屬產業鏈整體邁向綠色發展,持續釋放工業綠色發展潛力,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贏。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