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鄭商所、浙江證監局、交通銀行共同主辦的“穩企安農 護航實體”大宗商品風險管理(浙江)論壇系列活動圓滿落幕。在分論壇上,專家、龍頭企業代表、市場人士等圍繞尿素、純堿、鐵合金等工業品以及菜系農產品的市場走勢、投資機會進行了探討,共話企業風險管理經驗。據統計,此次系列活動在線觀看超過30萬人次。
在此次“穩企安農 護航實體”大宗商品風險管理(浙江)分論壇上,與會人士表示,農產品與工業品風險管理模式的創新,充分體現了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融合期貨公司和風險管理公司業務模式的優點,可以全方位護航實體企業。
通過期貨市場提升抗風險能力
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多數商品供需面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加上中美關系的影響,宏觀環境日益復雜,進一步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在此過程中,實體企業面臨的風險和機會都有所增加,更需要提升抗風險能力,利用期貨工具的必要性凸顯。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實體經濟的沖擊不容小覷。就玻璃、純堿產業鏈以及其他工業品現貨企業來說,銷售、物流、運輸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導致一季度市場供需失衡、企業大幅累庫。”光大期貨分析師張凌璐表示,尿素行業雖然在春節期間受到疫情沖擊相對較小,但6月以來國際市場頻繁波動,尤其是印度尿素招標政策反復,引發國內尿素市場振蕩加劇,也給國內尿素生產企業、貿易企業以及終端農戶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風險。
“在現貨市場面臨諸多變化的時候,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發揮了作用,為實體企業確定生產、銷售等方面舉措提供了方向。同時,實體企業遇到合適的時機也可以運用套期保值工具,將現貨市場的風險轉移至期貨市場。”中大期貨分析師張駿稱。
與會嘉賓普遍認為,在疫情蔓延的特殊時期,生產企業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非常重要,既能有效控制原料采購成本波動風險,又能解決銷售渠道問題。
“純堿期貨上市,對純堿企業來說,有了對沖風險的新渠道;對于玻璃企業而言,完善了產業鏈期貨品種,企業可以同時鎖定原材料成本和產成品售價,理論上實現鎖定合理利潤的目的,更有助于穩定企業經營。”山東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期貨部負責人焦勇剛表示,近一個月以來,純堿現貨價格大幅上漲,給了玻璃企業利用期貨市場鎖定成本的絕好機會。
據張凌璐介紹,5月以來,純堿期貨市場的成交、持倉均大幅提升,倉單最高超過20萬噸。這對于前期企業庫存高企、供需嚴重失衡的純堿行業來說,是化解庫存的好機會。“期貨市場作為現貨企業庫存的‘緩沖閥’,可以逐步化解庫存,引導價格在合理區間,這也是期貨市場護航實體的重要體現。”
作為重要的農資產品,尿素價格波動直接關系到農民利益。“農業生產的季節性變化使得尿素需求也存在季節性,企業庫存在旺季銷售不及時,就會面臨持續跌價的風險。貿易商和復合肥廠家的風險更為復雜,既有存貨跌價風險,也有尿素漲價帶來的原料采購風險。”冠通期貨分析師嚴森勝表示,期貨市場有很好的價格發現功能,可以幫助穩定尿素市場價格,對沖價格波動風險,有助于企業擴大貿易規模。
事實上,對于工業品來說,近幾年主要受到去產能、優化產業結構等政策的影響。在此種局面下,尿素生產企業、聯堿企業很可能面臨上游合成氨價格大幅上漲導致成本增加、利潤萎縮的風險,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鎖定利潤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農業大國,我國各個區域、一年四季均有不同作物需要種植,農作物的價格波動、種植成本、國際貿易摩擦等與農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如何平衡農業生產穩定性與市場定價波動性之間的關系,成為我國“三農”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期貨工具在服務“三農”領域的作用和重要性也逐步顯現。
企業風險管理模式日益多樣化
我國期貨市場經過30年的發展,品種序列不斷完善,運行效率不斷提高。隨著我國期貨市場的快速發展,與產業融合度不斷提高,實體企業利用期貨等衍生品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
“相對于農產品而言,玻璃等工業品生產和消費的季節性規律不明顯,受宏觀經濟和政策的影響較大,價格波動也相對更大。因此,實體企業在進行風險管理的時候,需要更加準確地判斷市場趨勢和甄別風險,在運用期貨工具的時候也要更加靈活。”張駿表示,目前,企業多以套期保值、基差交易、建立虛擬庫存管理等主流模式來保障自身的穩健經營。
農業方面,依托期貨市場逐步形成了一套現代化農業金融服務體系,為我國“三農”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張凌璐看來,除去種植者補貼、農產品深加工補貼等優惠政策,近幾年多地區推出農產品“保險+期貨”項目,既真正保障了農民的切身利益,同時也充分利用了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為當地合作社、經銷社等主體提供了新的對沖風險方式。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創新,在“保險+期貨”實踐中,永安期貨相繼嘗試了“保險+期貨+訂單收購”“保險+期貨+銀行信貸”等創新模式。5年來,該公司陸續在玉米、大豆、棉花、白糖、天然橡膠、蘋果、紅棗、雞蛋、飼料等品種上開展了50余個項目。
“對于期貨公司和保險公司來說,可以進一步豐富公司業務種類和功能,充分發揮社會服務能力。另外,期貨公司要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向上下游企業延伸發展,提升產業鏈價值。”永安資本場外衍生品部人員趙萬隆說。
此外,在油脂油料和其他農產品現貨貿易中,利用基差貿易、點價交易等策略,完全將期貨市場融入現貨企業經營、貿易中去,真正將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絕對風險變為期貨市場的基差相對風險,大大提升了農產品現貨企業抗風險的能力。
隨著金融衍生品市場的不斷發展,商品期權的推出也進一步豐富了實體企業風險管理工具,進而可以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一方面,場內期權的隱含波動率與歷史波動率比較接近,對于做買入套保的企業來說成本比較低;另一方面,場內期權的買賣價差比較低,套保企業在調整持倉的時候,付出的交易成本相對比較低。此外,期權買方相當于買入保險,這個模式在內部決策和管理上比期貨要更加方便。”國泰君安風險管理有限公司場外衍生品部總經理助理宋羽表示。
以低成本建倉虛擬庫存的買入期權思路為例,宋羽說,為防止系統性極端風險,鎖定最大虧損,或是進行不明確拐點的反向操作,以有限成本擴大容錯空間時,企業可選擇買入虛值期權。“一旦行情突破走出趨勢,策略端實現盈利,浮盈可逐步加倉,最終可以實現當存在不確定性時給出更多的安全邊際。另外,企業在獲得收益的同時,可以根據點位按原定計劃建倉。”
此外,當存在天然加工利潤時,企業可以用部分利潤購買期權作為利潤保護。具體的表現為:已持有現貨或期貨頭寸,用浮盈利潤購買反向期權,提前鎖定利潤;或是流動性不足時,在大頭寸平倉前,通過購買期權作為大頭寸的平倉保護。“具體的操作是企業依據對應利潤率、浮盈收益率等情況,分配部分利潤購買期權,可繼續持有盈利頭寸,延長投資周期,最終可以實現在不影響已有現貨、期貨浮盈頭寸的情況下鎖定收益。”宋羽說。
服務實體需市場各方共同努力
在與會人士看來,真正要讓期貨市場全方位護航實體企業,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如何能夠打通各個環節障礙,融合自身優點并用于服務實體企業,是當前期貨公司及風險管理公司都需要考慮的問題。對風險管理公司來講,針對實體企業的人才短缺,可以提供專業定制化的服務方式。
目前,風險管理公司與企業開展了多種個性化的合作模式。比如為解決下游客戶急需用棉的問題,能夠快速實現供應,可以通過延期點價銷售的模式,延期點價選擇(只需繳納10%的保證金即可取得一定期限的點價權)。另外,還可以通過最高價采購模式,鎖定最高采購成本(可取得一定期限內降低采購成本的權利)。“為解決上游客戶的問題,可采用最低價銷售模式,鎖定最低銷售利潤,取得一定期限內提升銷售利潤的權利。”永安資本棉紡部鄧冠迪表示。
據鄧冠迪介紹,2018年5月底,棉花期貨CF1809合約價格漲到18300元/噸時,永安資本從一家紡織廠采購了500噸新疆棉花,基差-300元/噸,現貨采購結算價格為18000元/噸。由于期貨價格當天短時間內拉漲,當天現貨市場價格在17500元/噸左右,紡織廠要按18000元/噸的價格在現貨市場銷售是無法做到的,但是可以通過與永安資本合作來達成。
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里,棉花期貨CF1809合約價格大幅下跌至16800元/噸附近,紡織廠再次從永安資本點價采購這500噸新疆棉花,基差為200元/噸,結算價為17000元/噸,當時現貨市場價格仍然在17500元/噸左右。紡織廠通過與永安資本的合作采購銷售,最終棉花成本降低了1000元/噸,永安資本則通過期現結合操作獲利500元/噸。企業將價格風險“打包”給風險管理公司,由專業的團隊進行專業的風險管理服務,最終實現了雙贏。
市場人士認為,對期貨公司而言,為提升服務實體企業的能力,可考慮全牌照經營資質,擴大主業經營范圍。“這包括目前的期貨、場內外期權交易和風險管理公司的現貨貿易,以及后期可能涉及的掉期、遠期衍生品,甚至資管產品、證券產品、國際期貨市場投資等。同時,不斷擴大服務實體的范圍,涵蓋大中小企業,包括上市公司和大型外企,也可滿足實體企業個性化、多變的風險管理訴求。”張凌璐說。
對于交易所,業內人士建議可適當加快新品種的上市步伐,同時打通基準交割品的場內標準化合約交易以及場外非標準化合約交易的雙向通道,滿足目前未被期貨、場內期權覆蓋品種的風險管理需求,例如輕質純堿、日用玻璃、大顆粒尿素等。此外,推動已上市的期貨品種開展基差貿易、點價交易等,這既能提升期貨市場活躍度,也能真正轉移現貨價格波動的絕對風險,一舉兩得。(韓樂)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