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6月10日,納斯達克指數首次收盤突破10000點。可就在幾個月前,納斯達克指數最低還曾到過6631.42點,如今已從低點上漲超50%,創歷史新高。更難想象的是,一只中概股的盤中漲幅超過900%。就在美股狂歡的同時,幾只暴漲暴跌的中概股引發整個市場的關注。
瘋狂
由于股價波動太大,中概股盤中觸發超100次熔斷
900%的漲幅,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它的確在納斯達克發生了。
房多多、嘉銀金科、穩盛金融……這些股票的名字并不為投資者所熟知,但就是它們,在這兩天上演了一出好戲。美東時間6月10日,由于股價波動太大,房多多、嘉銀金科、穩盛金融、金融界等中概股盤中觸發超100次熔斷。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0年開始,美股開始實行個股熔斷機制。按照規定,如果某個股的交易價格在5分鐘內漲跌幅超過波動限制,需暫停交易5分鐘。這種波動限制根據股票價格不同,有所區別,波動限制通常是10%、30%或50%。
所以,當以上中概股大幅高開,瘋狂上漲時,個股熔斷就被觸發,還觸發了多次。截至當日收盤,漲幅最高的穩盛金融收漲169.01%,盤中最高漲到758%,觸發50余次熔斷。其次為嘉銀金科,收漲96.61%,盤中一度暴漲逾900%,觸發8次熔斷。此外,金融界收漲51.52%,盤中漲幅超過100%,觸發10次熔斷。
在讓人嘆為觀止的同時,需要看到的是,這些中概股雖然一度暴漲,但基本在短時間內就表現出疲軟,一路下行,再不回頭。
在這點上,此前率先啟動行情的房多多,表現更“魔幻”。上一個交易日,房多多盤中一度漲逾1200%,并14次觸發熔斷,收漲394.85%。到了6月10日,房多多開盤再度大漲46%,觸及熔斷,就在人們以為行情將延續時,房多多跳水轉跌,截至收盤下跌66.38%,盤中觸發20余次熔斷。
這種暴漲暴跌的幅度,超過大多數人的想象。對于投資者而言,這種劇烈波動也十分兇險。試想一下,如果在最高點進入,那么投資者將損失多少?從這些股票高到異常的換手率可以看出,已有不少投資者被割了“韭菜”。
緣由
美股回暖大漲,原先被低估的中概股成資本追逐目標
面對如此兇險的行情,上市公司也措手不及。房多多此前就公告稱,不對異常的市場活動或投機行為發表評論。其還告誡投資者,由于無法控制的原因,公司美國存托股份的交易價格可能會出現重大波動。
“這些被爆炒的中概股大多是些小盤股,暴漲背后沒有優秀業績的支撐,可以說毫無邏輯可言。”一位私募人士認為。
房多多是一家中國在線房產交易服務平臺,2019年11月1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周三盤前,房多多公布一季度財務報告。公司一季度營收2.72億元,同比下降58.5%;歸母凈利潤虧損1.36億元,去年同期虧損5143.9萬元。身價暴漲前,房多多股價一直徘徊在10美元左右,每日交易量也只有數千股。
嘉銀金科是總部位于上海的金融科技和互聯網金融公司。對于股價暴漲,公司回應不清楚發生了什么。嘉銀金科將于北京時間6月11日美股開盤前公布其2020年第一季度財務業績。依據嘉銀金科此前公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報,嘉銀金科2019年第四季度凈營收3.525億元,同比下滑50.4%;凈利潤2260萬元,同比下滑86%。
根據金融界此前公布2019年財報,營收下滑21.9%至3552萬美元,凈虧損1126萬美元。
而主要市場位于山西的穩盛金融,上月剛剛收到納斯達克的除牌決定書。原因是公司未能在截止日期前提交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財年財務報告。這家融資租賃及融資擔保服務提供商,曾在2016年上漲1408%,成為2016年納斯達克表現最好的股票,并在2017年3月創下歷史最高465美元每股。只是今時不同往日,在此番大漲之后,它的每股股價還是只有20多美元。
既然業績不行,這些中概股為何會波動如此之大?對此,市場還沒有統一看法。大部分市場人士認為,目前中概股回歸A股或港股逐漸成勢,資金可能在尋找這種標的借機炒作。不少中概股由于之前受做空風波的影響,估值和股價普遍較低。同時,暴漲暴跌的這些中概股市值普遍較小,極易被資金操盤拉升。比如嘉銀金科市值3.13億美元,金融界市值1831萬美元。加上美股實行T+0制度,炒作資金很容易在短時間內完成高位套現。
也有人認為,一些資金在賭博,如果這些股票真的能回到港股或A股,那估值會大漲。但港交所對二次上市的要求之一是上市市值大于400億港元,或上市市值大于100億港元且營收大于10億港元,而A股雖然調低了原先紅籌回歸不低于2000億元的門檻,但要適用市值2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企業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科創屬性。就這些被爆炒公司的質地來看,回歸港股或A股的可能性都不大。
更有類似段子的猜測,認為此次股價異動可能是某個交易員把房多多(FangDD)當成FANG(包含Facebook、Apple、Netflix、Google的資產包)進行交易。
總而言之,目前美股回暖大漲,納斯達克指數屢創新高,使得市場投資熱情高漲。原先被低估的中概股成為資本追逐的目標,也不算奇怪。但相對于真正優質公司的上漲,這些中概股短暫而瘋狂的表現,已經超出常規行情,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回歸
這波中概股回歸潮,已經吸引越來越多投資者目光
盡管這些中概股被熱炒的局面可能不會持續太久,但中概股的回歸潮,已吸引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目光。
6月11日,網易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網易此次全球發售1.71億新股,開盤價133港元,較發行價123港元上漲逾8%,募集資金凈額超過200億港元,是2020年迄今為止港交所規模最大的新股發行。網易也成為繼阿里巴巴之后第二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企業。
截至當日收盤,網易上漲5.69%,收報130港元美股,上市首日市值超過4400億港元。
而另一家巨頭京東也在回歸路上。京東公告顯示,6月8日上午9時開始香港公開發售,6月11日定價,6月18日上午9時整在香港聯交所交易。京東在港上市最高公開發售價為236港元/股,將發行1.33億股發售股份。其中香港發售股份數量為665萬股,占全球發售初步提呈發售股份總數的5%,國際發售股份為1.2635億股,占發售股份總數的95%。
不僅是港股熱鬧,A股也在積極為中概股回歸創造條件、做好準備。眼下,一些紅籌企業正在加速回歸A股,且速度快得讓市場驚訝。
這一速度的直觀體現就是曾主動退出紐交所的芯片巨頭——中芯國際。在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后,中芯國際的審核速度屢次創下紀錄。6月10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科創板上市委定于6月19日召開2020年第47次審議會議,屆時將審議中芯國際的上市申請。從6月1日科創板上市申請被受理,到6月19日上會,中芯國際僅用了18天時間,再次刷新科創板的上會速度。市場人士估計,如果流程順利,中芯國際有望在7月份登陸科創板,這將創下科創板有史以來最快的上市速度紀錄。
在這一速度背后,也是A股制度不斷探索和改革。證監會此前發布了《關于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調整了紅籌企業境內上市門檻。除了過去“市值不低于2000億元人民幣”的標準,還增加一個新的可能——市值200億元人民幣以上,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
不久前,上交所也發布通知,明確紅籌企業申報科創板發行上市有關事項,對紅籌企業申報科創板發行上市中,涉及的對賭協議處理、股本總額計算、營業收入快速增長認定、退市指標適用等事項,做出針對性安排,進一步完善和細化與紅籌企業回歸境內發行上市直接相關的配套制度,打通紅籌企業境內發行上市“最后一公里”。
未來,不管選擇港股還是A股,中概股的持續回歸,已經是大概率事件。中國資本市場的大戲,才剛剛開場。 (張楊)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