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質疑股票市場是否已超脫宏觀經濟現實之際,作為固定收益的重要領域,受多家央行支持的公司信貸市場的健康狀況亦需密切留意。在資金大量涌入后,美國信用債市場存在泡沫風險。
央行當靠山,債券基金瘋狂吸納信用債
為遏制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導致信貸市場波動率飆升,繼而演變成一場金融危機,央行付出了巨大努力。央行的支持舉措不僅扭轉了疫情引發的信貸崩潰,也使得公司債發售較3月份顯著下降。這為企業贏得喘息空間,讓他們能夠積蓄儲備,有望在經濟復蘇之前渡過難關。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自3月以來,債券基金經理對創紀錄的新債發售照單全收。根據Sifma的數據,截至6月底,今年以來美國投資級債券銷售總額為1.225萬億美元,而2019年同期為5974億美元。
相比之下,高收益率債券的銷售表現落后,反映出違約潮波及這一信貸市場中風險較高領域的風險更大。Sifma的數據顯示,今年年初至6月底,高收益債券銷售額為2000億美元,2019年同期為1374億美元。
根據美國銀行的數據,本月迄今,美國投資級債券新發行活動呈現下滑。
現金涌入債券基金,并且仍在以接近紀錄的速度流入。對于資產管理者而言,沒什么比在美聯儲和其他央行資產負債表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資產更具吸引力的了。
信貸市場面臨挑戰
不過,《金融時報》的分析指出,以回報乏善可陳為特征的糟糕的降級和違約周期將給投資者和債券基金帶來考驗。此外,經濟迅速回暖,加上少許的通脹壓力,也會促使人們在游資的帶動下退出信用債交易。
近幾年,隨著投資者從廣泛的資產類別中尋求收益,游資在信貸市場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這種情況在疫情暴發前就已經存在,并成為3月信用風險溢價大幅飆升的一個催化劑。這也解釋了為何美聯儲會采取大規模救助計劃。顯然,美聯儲注意到了金融體系內部的脆弱點,這也是其現在購買特定公司債券的原因。7月28日,美聯儲宣布將把七項緊急貸款計劃的實施時間延長三個月至今年年底,此舉可以抑制信貸壓力,安撫市場。
最近幾個月企業尋求延長其債務的平均到期期限,亦凸顯出央行平抑市場焦慮的必要性。美銀分析師稱,美國投資級信用債期限延長至創紀錄的8.38年,意味著對逐日盯市風險更敏感的其他類型投資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面臨著更大的收益風險。
這意味著收益率的變化會引發更大的債券價格反應。當收益率下降時,這在價格上有良好體現,這也解釋了為什么一些信用債多頭預期短期內還有更多的資本收益空間。然而,一旦收益率開始上升,期限較長的債券價格跌幅會更大。
美銀表示,“低回報、高風險”,這點對于現階段的大部分信貸市場來說顯而易見。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