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債是銀行籌集長期資金的重要渠道,也是潛在的資本補充來源。在當前銀行表外資產轉表內、貸款力度加大的情況下,受到亟需補充資本的銀行的青睞。銀行通過發行可轉債方式補充資本后,有助于提升銀行風險防控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11月15日,500億元浦發轉債上市,首日交易活躍,收報103.90元,當日成交突破150億元。今年以來,相繼有中信銀行、平安銀行、江蘇銀行等A股上市銀行發行了可轉債,前三家銀行發行規模分別為400億元、260億元和200億元。可轉債為何受到上市銀行的追捧?發行可轉債,對銀行助力實體經濟有什么作用?
資本補充需求大
所謂可轉債,指的是一種允許投資者在規定時間范圍內將其按轉股價格轉換成特定公司普通股的債券。
“可轉債是銀行籌集長期資金的重要渠道,也是潛在的資本補充來源。”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可轉債在轉股前,大部分價值計入負債,轉股后計入核心一級資本,可同時提升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因此,從銀行角度看,發行可債轉一方面可以拓展融資渠道,另一方面也屬于資本補充機制的完善。”曾剛說。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中信銀行、平安銀行、江蘇銀行和浦發銀行4家上市銀行發行可轉債的規模已達1360億元,約相當于上年全年的10.5倍。此外,還有超過800億元的可轉債在排隊等待發行,其中僅交通銀行擬發行的一只可轉債就占到600億元。
對于今年上市銀行可轉債發行規模大幅上升的原因,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在當前銀行表外資產轉表內、貸款力度加大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整體呈現出“缺資本”狀態,其中中小銀行更為明顯。此外,目前監管部門正在修訂金融資產風險分類管理辦法,以客戶還款來源為原則,把非信貸不良納入披露范圍,新政實施后銀行業不良率將進一步提高,銀行資本補充需求還有上升趨勢。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支持商業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金,今年以來監管層在審批等環節對商業銀行發行可轉債補充資本持較為積極的態度。
中國銀行研究所研究員熊啟躍表示,從理論上看,可轉債適用于絕大多數商業銀行,但受轉股實現路徑限制,因此目前發行主體均為二級市場股票交易活躍的上市銀行。
提升服務實體能力
銀行資本補充來源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依靠自身盈利積累的內源性資金;另一類是通過二級資本債、優先股、永續債、可轉債、IPO等外源性渠道。對上市銀行而言,其資本補充渠道相對更為豐富。
曾剛表示,可轉債是介于一般性負債和資本之間的工具,短期看和金融債差別不大。從這個角度講,上市銀行發行可轉債是主動負債的行為,也是優化負債結構的一個選擇。
熊啟躍表示,可轉債轉股前融資成本較低,可為發行人提供低成本資金來源。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15日,已發行的銀行可轉債中,第一年平均利率為0.28%、第二年為0.66%、第三年為1.17%、第四年為1.73%、第五年為2.36%、第六年為2.88%。
曾剛認為,從降低融資成本的角度看,資金成本降低,資產端定價也可以適度下降,有助于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此外,銀行資本潛在風險抵御能力的上升,也有助于提升銀行風險防控能力,有助于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與此同時,有觀點認為,上市銀行通過發行可轉債方式補充資本后,可直接提升其信貸投放能力。王青表示,當前監管部門正在通過新LPR改革等方式,打通“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渠道,未來人民幣貸款增速可能穩中有升,特別是對制造業、基建領域,以及民營、小微企業的信貸增速有望保持較快增長。由此,上市銀行通過可轉債補充“彈藥”后,更有能力在滿足資本約束的前提下,在支持實體經濟過程中定向發力。
受市場多方熱捧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在當前債市違約多發背景下,銀行可轉債是安全度更高的資產,加之其兼具股債雙重屬性,因此受到包括境外投資者在內的市場多方熱捧。
以浦發銀行為例,公告顯示,浦發銀行本次發行的500億元浦發轉債中,共向原股東優先配售263.62億元,占總量的52.72%。網下機構投資者最終認購202.01億元,占總量的40.40%。網上社會公眾投資者最終認購33.12億元,占總量的6.62%。此次浦發轉債認購倍數高達331倍,再次顯示出商業銀行可轉債作為市場稀缺品種對于投資者的吸引力。
與此同時,上交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廣義基金合計持有上交所可轉債市值的52.2%,較8月末提高0.7個百分點,較二季度末提高3.12個百分點。此外,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的可轉債市值合計742.64億元,較二季度增加58.73億元,環比增速8.59%,增速較二季度提升5.47個百分點。
此外,熊啟躍表示,可轉債發行后不能馬上轉股,轉股起始日一般在發行日半年后。從歷史上看,發行可轉債的期限均為6年,轉股起始日與可轉債發行日的間距在半年左右,轉股持續期在4.5年至5.5年不等。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