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中國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之稱的科創板22日迎來開市一周年。一年來,科創板試點注冊制平穩落地,關鍵制度創新經受住了市場檢驗,支持科技創新成效顯著,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也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高質量科技供給對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意義重大。中國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節點,從新技術、新產業中要增長的需求日益迫切。過去一年,科創板的穩健運行架起了金融資本與科創要素的通道,為科技企業提供直接融資渠道,助力有發展潛力、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發展壯大,從而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截至7月21日,已有133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總市值達2.62萬億元,募集資金總額1991.5億元。在7月22日科創板開市一周年當天,又有7家科技企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上市,使得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增至140家。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和生物醫藥產業等領域,“硬科技”成為關鍵詞,科創板成色十足。同一天,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等編撰的首部《科創板白皮書2020》發布,顯示報告期內研發投入占比平均為11.29%,遠高于同期上市的A股其他板塊新股,核心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占比高達63%,另有占比21%的企業處于國際領先地位。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黃紅元評價說,科創板初步發揮了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資金導流和產業扶持作用。
作為科創板最大的制度創新,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證券發行注冊制在試點中不斷走實,使企業不需要再排隊等待首次公開發行(IPO),而由市場來主導資本市場資源配置,那些實力強的企業就能迅速獲得投資者青睞。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首席執行官大衛·施維默認為,中國設立科創板令明星企業可以更早進入公開市場,獲得更多更好的融資,在增強自身韌性的同時實施擴張。
同時,科創板在制度設計上的創新,為那些科技含量足但無法登陸存量A股市場的科創企業打開直接融資的大門,從而極大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一年來,科創板迎來首家設置特殊表決權公司,首家無收入、未盈利公司,首家紅籌公司,創下了中國資本市場諸多“第一”。
從7月初科創板再融資管理辦法出臺,到7月23日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將正式發布實時行情,中國的科創板建設近來馬不停蹄。據監管層透露,未來還將加快推出將科創板股票納入滬股通標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等。可以預見,不斷完善的科創板建設將持續探索資本市場改革方向。
值得關注的是,承擔著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重任的科創板已經顯現示范效應。6月12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發布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相關業務規則及配套安排。創業板注冊制股票及存托憑證網上發行業務將于7月27日啟動。科創板在注冊流程、交易機制等方面的經驗得以在創業板推廣,將有助于中國資本市場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回顧歷次全球性經濟金融危機不難發現,科技進步和技術革新是走出危機的關鍵所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帶來極強的不確定性。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21日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要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今年恰逢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三十而立”的中國資本市場正是在一次次關鍵改革中不斷走向成熟。可以預期,步伐穩健的科創板不僅有助于推進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和經濟創新發展,也將助力全球經濟早日走出陰霾。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