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法院不斷加強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力量,努力用“法融生態”的環境資源司法品牌擦亮人民群眾的幸福底色,以高質量的司法服務守護長城腳下的綠水青山。土地是農村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百姓賴以生存的基礎和保障。以能動司法守護好百姓的“糧袋子”,亦是綠色司法的應有之義。
“這一大片土地前些年一直荒著,我們作為村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心疼又沒有辦法,去年延慶法院終于幫我們復耕了這片地,一年多來,這些地可算是派上了用場。”一名村民指著山腳下一大片郁郁蔥蔥的莊稼地,說出了這樣一席話。
多年前,延慶區劉斌堡鄉某村同某生態公司簽訂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合同》,約定將1220畝土地租與該公司用于營建大棚,生產綠色有機蔬菜。然而事與愿違,在經營過程中該公司并未按照原有的計劃對土地進行耕種,有機蔬菜沒有生產出來,土地也連年大面積撂荒,土地上附著的建筑物中也堆滿雜物,不僅如此,該公司還拖欠了承包費和違約金36萬余元。承包費拖欠、土地閑置、鄉親們沒有收成,經過多次催告無果后,村委會將該公司訴至法院。
經審理,延慶法院判決該生態公司返還土地并將土地恢復至可耕種狀態。然而該公司并未按照判決履行相關義務,村委會隨即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受理案件后,考慮到土地面積大且已撂荒多年,再加上臨近春耕時節,如不及時騰退又會影響村民的一年收成,為了更好地維護村民權益,延慶法院選派辦案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執行法官和助理組成執行團隊負責該案的辦理,決心在春耕前將案件辦理完畢。執行團隊在詳細了解案件情況后,第一時間同被執行人公司的負責人進行聯系,責令其履行騰退義務。同時,為做好兩手準備,執行團隊及時勘察現場,張貼公告,為強制執行做好前期工作。
因被執行人遲遲未主動履行,執行團隊聯合鎮政府、施工單位共同制定詳細騰退計劃,形成多方合力。在騰退過程中,執行人員對土地上附著的建筑、農用設施逐一進行了拍照、登記,并對騰退行動進行了全程錄像。經法院干警和施工單位共計五十余人一整天的努力,騰退任務順利完成,土地恢復到了可耕種狀態。
據村委會反映,自從騰退后,為了迅速把千畝土地“盤活”,生產出優質的農作物,村委會先后支出300余萬元集中購買了高質量種子、肥料,并組織村民一起進行育種、耕種、采摘,經過全村人的努力耕種,實現了大豐收。有了糧食、蔬菜、作物,村民們的“糧袋子”鼓起來了,“菜籃子”也滿起來了。
為了獲得更大收益,村民們還在村委會的帶領下,對千畝良田的“未來”進行了“長遠規劃”。村委會干部介紹,已經有很多家企業前來洽談,希望能夠同村民合作,充分利用土地,將藥材種植、光伏發電、人工智能化種植等產業引入該村,進一步提高土地的實用價值,造福全村村民,助力鄉村振興!
供稿:延慶法院
原標題:《千畝荒地復耕記》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