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去樓下早餐店吃碗面,到旁邊公園遛彎兒、逛附近超市買些菜、順道送洗幾件衣裳、再取個快遞……在小區附近就能辦好多事,家住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建設街道金威社區的郝亞男說,如此方便又高效的生活,已經在她所居住的社區成為了現實。
去年以來,東勝區先行打造了6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社區,億利金威社區便是其中之一。該社區以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為抓手,整合各類資源,建成集黨群服務、未成年人教育、為老助餐、文體娛樂等14項生活基本保障類業態為一體的“家門口”商業便民服務綜合體。
在林蔭街道文苑社區,一場居民議事會正在熱烈舉行,大家討論的焦點是“補齊轄區沒有為老服務中心的短板”,完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服務業態。
微改造,賦新能。討論很快有了結論,文苑社區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決定將社區辦公場所二樓整體改造為24小時共享書房。在這里老人可以活動,兒童可以娛樂,青年人可以看書、看電影、喝茶,居民們可以在這兒議事、調解矛盾糾紛等等。除了充分挖掘社區公共空間的潛力外,該社區還將閑置核酸小屋打造成移動便民小屋,讓“小修小補”回歸日常、讓“小攤小販”規范經營,讓外賣小哥、環衛工人等戶外工作者有了歇腳的地方。
“市民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就是我們深耕的一畝田。我們要補齊設施短板、豐富商業業態、創新服務能力,讓社區成為令人心生向往、近悅遠來的‘宜居圈’。”林蔭街道文苑社區黨支部書記劉小麗說。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金威社區、文苑社區僅是東勝區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一個縮影。今年,東勝區圍繞百姓對品質生活的需求,繼續在主城區建設15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每個生活圈都建設一個核心支撐業態,以重點核心業態帶動相關業態不斷完善、提升規模檔次,讓居民出門步行一刻鐘,就可以“一站式”享受購物、社交、文體、休閑等多種便民服務,讓一個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如漣漪般擴散,串聯起東勝百姓的舒心生活。(孫云霞)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