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國家男女人口比例基本一致,所以,女人和男人差不多,略少一點點。
2011年,阿爾巴尼亞進行了第11次全國人口大普查。目前全國人口共283萬余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98.5人。其中男性142萬人,占50.2%,女性141萬人,占49.8%,男女比例為100.8:100;城市人口152萬,占總人口的53.7%,農村人口131萬,占總人口的46.3%,城鄉人口比為116.2:100。
(資料圖片)
按城市人口算,地拉那是阿國的第一大城市(53.7萬人),其他人口在10萬以上的城市有:都拉斯(19.9萬人),費里(12.5萬人),法羅拉(11.8萬人)和愛爾巴桑(11.7萬人)。
阿爾巴尼亞面積2.88萬平方公里,是一個位于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西南部的國家。阿爾巴尼亞西隔亞得里亞海和奧特朗托海峽與意大利相望,南面則與希臘接壤,東臨北馬其頓,東北是塞爾維亞,北接黑山共和國。
阿爾巴尼亞人口288.6萬(2016年1月),其中阿爾巴尼亞族占82.58%。少數民族主要有希臘族、馬其頓族等。官方語言為阿爾巴尼亞語。56.7%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6.75%信奉東正教,10.1%信奉天主教。
2010年上海浦東世博園有中國館、臺灣風情館、沙特阿拉伯館、意大利館、冰島國館、法國館、比利時館、英國館、新加坡館、智利館、羅馬尼亞館、俄羅斯館、伊朗館、澳大利亞館、奧門館、日本館、烏克蘭館、阿爾巴尼亞館、古巴館、泰國館、朝鮮館、越南館還有許多科技等。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 2010年該國人均GDP為3960美元。工業以食品、輕紡、機械、冶金、動力、建筑材料、化學為主。農作物有小麥、玉米、馬鈴薯、甜菜等。山區牛羊畜牧業較發達。交通以公路為主。都拉斯、發羅拉為重要海港。輸出以瀝青、鉻礦石、鎳鐵礦石、銅精礦、煙草、水果為主;輸入工業設備、運輸工具、農業機械等。 以歐洲的標準來說,阿爾巴尼亞經濟上比較貧窮落后,正在艱難的過渡到更加現代化的開放市場經濟。政府采取措施遏制暴力犯罪,并且刺激經貿活動。每年有來自國外的4-6億美元匯款的經濟支持,主要是近鄰希臘和意大利;這幫助彌補了規模可觀的貿易逆差。 農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二分之一,這主要由于頻繁的干旱和現代化設施的缺乏,財產權的澄清以及小塊土地的鞏固。嚴重的能量短缺和陳舊且不充分的基礎設施使它很難吸引和支撐國外投資。新的火力發電廠在Vlore近郊正在建設,而且交通運輸設施的改善也減輕了能源的缺乏。同樣,政府也在慢慢地改善短缺的國道和路軌網絡,對經濟增長也是一個長期的障礙。值得肯定的是:在2003年和2004年經濟強勁增長,國家擁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也沒有通貨膨脹的問題。
歐洲最窮五個國家,按倒序排列如下:
第五,白俄羅斯。這個國家境內有1萬多個湖泊,800多萬公頃森林,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由于沒有與西歐經濟融為一體,白俄羅斯經濟發展緩慢,新興產業舉步維艱。由于缺乏推動經濟發展的高科技產業,白俄羅斯經濟水平遠落后于西歐國家,人均GDP僅4萬多元。
第四,北馬其頓。北馬其頓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炭、鐵、銅、鋅等礦產。該國農業、工業發展的不錯,國內擁有諸多優秀的企業。北馬其頓與歐洲經濟聯系緊密,這為其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但由于北馬其頓山脈多,地處內陸,交通不便,影響出口,導致國內經濟發展緩慢。北馬其頓人均GDP約為3.8萬,國內貧困人口比例高達22%,這在歐洲實屬罕見。
第三,波黑。波黑國內也有很多山脈,國內交通不便,很難發展起來。波黑海岸線有20公里,對外貿易發展舉步維艱,靠貿易走上富裕之路很難成功。波黑人均GDP約為3.6萬元,周邊鄰居基本上與他差不多。
第二,烏克蘭。烏克蘭人均GDP約2萬元,是歐洲第二窮的國家。烏克蘭淪為最窮歐洲國家之一,令人感到十分不解,因為烏克蘭擁有大片的黑土地,玉米小麥出口占全球10%以上,被外界譽為“歐洲糧倉”。烏克蘭還擁有80多種礦產,有發展工業的基礎。但由于地理位置獨特,烏克蘭國內不穩定,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第一,摩爾多瓦。摩爾多瓦是歐洲最窮的國家,比烏克蘭還窮。摩爾多瓦礦產資源匱乏,基本上依賴進口。雖然境內有著廣闊的黑土地,但由于生產方式落后,摩爾多萬沒有發展起來。由于農業、工業發展受限,摩爾多安發展水平遠落后于歐洲,國民平均月收入只有1600元。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