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2年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業務收入超過62億元,過去五年復合增長率超過50%,對世界五百強和中國五百強的銷售占比達到65%,出口占比達到40%。”5月31日,正海磁材(300224)董事長王慶凱在“2023院士專家正海行暨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正海研發基地揭牌儀式”活動上表示,全球平均每銷售三輛汽車就有一臺搭載正海磁體,平均每銷售三臺變頻空調就有一臺搭載正海磁體。
(資料圖片)
多位受訪者認為,作為國內磁性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正海磁材過去五年主營收入復合增長率超過50%,一靠專注研發占據行業技術高地,二是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搭上了行業發展的快車。
研發加碼
5000萬元投向行業前沿
對于正海磁材的研發創新,中國稀土(000831)行業協會磁性材料分會秘書長林安利印象深刻。“2000年,正海磁材剛成立就投資2.8億建設國內最先進的全自動無氧工藝生產線和研發中心,這在當時的中國釹鐵硼行業是一個天文數字。”林安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仍記得當年跟王慶凱董事長交流時,他的表態是“正海(磁材)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
此后,在20多年專注高端稀土永磁材料及元器件的研發和制造中,正海磁材構建了以正海無氧工藝、細晶技術、重稀土擴散技術為核心的技術體系,奠定了行業中的龍頭地位。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表示,“正海磁材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單體釹鐵硼磁性材料生產基地,并成了全球唯一一家獲得福特Q1認證的稀土永磁工廠。”
研發仍在加碼。4月6日,“正海磁材-北京科技大學前沿材料聯合研究中心”在北京科技大學成立。正海磁材將為這一創新平臺提供總額5000萬元的研發經費。雙方將依托聯合研究中心,在科學研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和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入交流和合作。
王慶凱表示,永磁材料是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的前沿領域,北京科技大學和正海磁材均積累了深厚的比較優勢。期待雙方攜手讓“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正海研發基地”成為科技成果的高產良田。
5月31日是正海磁材創業板上市十二周年。“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正海研發基地”揭牌儀式選在今天,就是為了宣示正海磁材堅定依靠科技創新,奮力“成為世界永磁材料行業的領跑者”的決心。
搶先布局
占據新能源汽車市場先機
近年來,隨著我國“雙碳”目標的提出,新能源汽車市場對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的需求快速增長,永磁材料行業迎來黃金發展期。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市場占有率達到25.6%。
專注高端永磁材料研發的正海磁材,率先把目標瞄向了新能源汽車領域。正海磁材證券部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是業內較早服務于新能源、節能化、智能化“三能”市場的頭部企業,很早就布局了新能源汽車領域,搶占了行業先發優勢。
目前,公司對國際汽車品牌TOP10、自主汽車品牌TOP5、造車新勢力品牌TOP5的平均覆蓋率達到90%;全球EPS等汽車電氣化品牌TOP5覆蓋率100%。
數據顯示,2022年正海磁材的主營業務(磁材)收入62.28億元,在14家A股磁材行業上市公司中,磁性材料業務收入僅次于中科三環(000970)位居全國第二。
據介紹,汽車市場是公司業務的核心。公司董事長王慶凱更是直言:“全球平均每銷售三輛汽車就有一臺搭載正海磁體。”2022年,正海磁材汽車市場營業收入逾40億元,占比約65%。其中,節能和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磁體銷量349萬臺套。
有行業分析師指出,“汽車客戶對磁材性能的要求較高,也正是因為高壁壘,一旦進入供應體系后,客戶往往具有更高黏性。”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占據先發優勢的正海磁材,隨著行業爆發業績節節攀升。數據顯示,2017年公司主營業務(磁材)收入7.62億元,2022年磁材業務收入62.28億元,最近五年復合增長率達52.22%。
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長。據乘聯會預測,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850萬輛。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認為,綜合成本差異推動新能源車銷量猛增,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的進程正在加快。
為了滿足行業快速增長的需求,正海磁材也在積極擴產。“目前公司擁有產能2.4萬噸,到今年年底南通項目有望繼續釋放6000噸產能,公司產能將達到3萬噸,后續6000噸將視市場情況擇機投產,屆時公司產能將達到3.6萬噸。”正海磁材證券部前述人士表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