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樂業是廣大農民群眾最淳樸的期盼。近年來,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在深入開展農村住房建設質量安全監管和共同締造示范創建工作中,圍繞農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在提升建房品質上尋求突破,把提升農房質量安全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力點,通過一系列有力的舉措,引導群眾參與到農房建設與質量安全監管的各個環節,共同締造和美宜居新安鄉,獲得了當地群眾的點贊。
(資料圖)
安鄉縣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完善、人居環境整治、產業發展和鄉村產業振興等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全縣共新建居民樓15棟、改建農房68棟、游園建設8500余平方米、農家庭院整治185處,累計整合各類資金共計2380萬元。
槐樹村新建農房(央廣網發 曹安順 攝)
部門聯動,夯實零距離組織體系
安鄉縣成立以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住建局牽頭,發改局、財政局、生態環境局、城管局、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建立健全“黨委(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組織體系,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聯系服務群眾“零距離”。
同時,安鄉縣出臺《農村建房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落實經營性居民自建房鑒定工作實施方案》《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農村建筑工匠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對農村建筑工匠、房屋建設質量等方面進行規范管理。
練好“建房鐵軍”,守護村民“安心房”
鄉村工匠是農房建設的主體,安鄉縣緊抓“鄉村工匠”這個關鍵要素,通過管“工匠”來管“農房”,使農房建設工匠都有規范來源以及安全保障。
在堅持“管好工匠”方面,安鄉縣堅持“政策引領、考核培訓、優化服務、嚴格質量”,積極開展鄉村建筑工匠登記制度,全部建筑工匠實行培訓,持證上崗。該縣每年安排專項培訓經費10萬元,由縣住建局牽頭,重點開設建筑識圖、傳統建筑修復砌筑工藝、給排水設計等課程,進行“送教下鄉”及“下沉式”培訓,加強農村工匠實操能力與安全建設意識。
今年以來,安鄉縣開展了8次鄉村建設工匠培訓,通過培訓掌握建筑安全、結構理論、法律法規等系統化的知識,讓施工作業更加科學規范。將上千名“土師傅”培育轉型成“新工匠”,切實加強全縣農房質量安全水平。同時建立勞務公司,積極探索工匠勞務派遣方式,同時結合農村危房改造,以穩定的市場需求引導農村工匠人才返鄉就業創業,打造一支拿得出、靠得住、叫得響的“建房鐵軍”。
送教下鄉活動(央廣網發 曹安順 攝)
強化風貌管控,實現村民“安居夢”
為提升農房居住功能和建筑風貌,安鄉縣按照“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的原則,圍繞建設“結構安全、綠色低碳、特色突出”的宜居農房目標,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委托專業設計單位入戶調查梳理短板弱項,發動群眾積極配合,提出合理需求,編制《農村住房設計通用圖集》。該圖集結合村民的生活和居住習慣,突出地方特色和鄉村特色,提供建筑方案20套,引領農房建設的合理化、現代化。
“我們每一套戶型都是與村民一起繪制而成,都是村民安居夢的具體體現。”安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人表示。
現場培訓實操砌墻(央廣網發 曹安順 攝)
重塑建房業務流程,實行智慧管理
家住安鄉縣安全鄉志中村村民李紹新花了5分鐘時間,在農房管理平臺提交了農村宅基地受理申請。后臺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受理,歷經村、鎮兩級多個部門審批,不到40天便全程辦結,順利獲批建房。在以前,全套手續辦下來,前后至少需要2個月時間。
去年以來,安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農業農村部門依托省農房管理系統,逐步實現農房管理及審批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
“一開始,村民的抵觸情緒很大,但在我們不斷努力下,村民開始逐步轉變觀念。嘗到了系統帶來的甜頭后,大家都自覺推廣與使用。”安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道。
為激發群眾的參與“內生力”,安鄉縣加強內外宣傳,利用“各村廣播日日響,消息帶到各處家”的樸實方式,使得更多群眾自愿加入進來,思想也從“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干”。
該縣還大力推廣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各村黨支部書記向鄉鎮黨委簽下“軍令狀”,扛起第一責任人責任,堅決守好農村住房安全底線,加強監管,探索新型農房建造方式,全面提升農房建設品質。(魯潤超)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