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十二個世界知識產權日。日前,2022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以線上方式舉行。此次宣傳周活動突出落實激發創新活力、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具有很強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要加快推動我國從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邁進,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各項任務正在穩步推進
“知識產權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宣傳周活動組委會主任、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過去一年,《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相繼印發,對未來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作出了頂層設計。
申長雨介紹,當前全球科技創新格局正在發生深刻演變,亞洲地區科技創新實力快速提升,成為全球創新和知識產權產出的高地,也有力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有5個亞洲經濟體進入全球前15位,其中中國排名上升至第12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亞洲的東京、橫濱地區,中國深圳、香港、廣州地區,北京和首爾位居全球最佳科技集群前四位,來自亞洲的國際條約PCT,占總量一半以上,中國PCT專利申請連續三年位居第一。”
按照《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到2025年,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社會滿意度達到并保持較高水平,知識產權市場價值進一步凸顯,品牌競爭力大幅提升,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3%,版權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7.5%,知識產權使用費年進出口總額達到3500億元,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件(上述指標均為預期性指標)。
到2035年,我國知識產權綜合競爭力躋身世界前列,知識產權制度系統完備,知識產權促進創新創業蓬勃發展,全社會知識產權文化自覺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參與知識產權全球治理的國際合作格局基本形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基本建成。
開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據悉,今年宣傳周活動的主題是“全面開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新征程”。活動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牽頭,會同中宣部等18家部門單位共同舉辦。
宣傳周活動期間,組委會成員單位將開展70多項各類活動。其中,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宣部將在國新辦聯合舉辦“2021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知識產權局將聯合舉辦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暨協作意見會簽活動。
中宣部將發布2021年度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將發布2021年度知識產權十大案例;最高人民檢察院將發布檢察機關知識產權綜合司法保護典型案例;教育部將召開高校知識產權年會;科技部將舉辦“一帶一路”國家技術轉移人才研修班;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舉辦企業知識產權專利布局助力技術創新培訓;公安部將對外發布相關典型案例;司法部將組織開展知識產權法治宣傳教育主題活動;農業農村部將召開保護種業知識產權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視頻會議;文化和旅游部將舉辦黨員干部知識產權保護專題講座;國家衛生健康委將召開委直屬單位科研管理人員醫藥領域知識產權管理經驗交流會;海關總署將發布《2021年中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狀況》及典型案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發布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典型案例;國家林草局將開展“綠色中國新聞2+1”短視頻宣傳活動;國家知識產權局將舉辦線上開放日活動、知識產權保護高層論壇;中國科協將舉辦《創新成果轉化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專題講座等。
按照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年度工作計劃,今年將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規章,推進修訂反壟斷法和《專利法實施細則》等法規,推進知識產權基礎性法律研究論證。做好商標法進一步修改研究論證,做好地理標志專門立法論證。推進修改《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等法規。同時,研究制定知識產權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制定出臺知識產權有關分項規劃,制定版權工作“十四五”規劃等。
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等出臺實施,為知識產權保護提供了頂層設計和法治遵循。越織越密的法律之網、不斷加大的行政執法力度,以及不斷完善的司法審判體制機制,賦予知識產權保護更多效能。
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啟動第14次“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并發布《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21年)》,以及2021年中國法院十大知識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全方位、多視角展示人民法院過去一年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成果。
據最高法有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人民法院受理、審結知識產權案件數量再創歷史新高,雙雙突破60萬件,比2020年分別上升22.33%和14.71%。針對“舉證難、賠償低、成本高、周期長”等問題,人民法院通過依法積極適用證據妨礙排除、證據保全等,減輕權利人舉證負擔;通過適用懲罰性賠償等,不斷提高賠償數額,2021年在895件案件中對侵權人判處了懲罰性賠償。
此外,各地法院審理了一批重大案件,重點懲治假冒防疫物資注冊商標、互聯網電影盜版、侵犯關鍵技術領域商業秘密、種子制假售假等犯罪,有力維護了社會公共利益,保護了權利人利益。
不容忽視的是,當前知識產權領域依然存在侵權易、維權難等現象,再加上新技術、新領域、新業態等不斷涌現,侵權違法行為呈現新型化、復雜化、高技術化等特點。一方面,要健全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推進法律有效實施,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審判質量和效率,堅決依法懲處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對侵權假冒的市場主體、不法分子予以嚴厲打擊;另一方面,要統籌推進知識產權領域國際合作和競爭,平等保護中外權利人合法權益,推動全球知識產權治理體制向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鏈接
知識產權保護頂層設計加強
●2021年9月,《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印發,這是第一份由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知識產權重要文件,其明確提出我國知識產權事業未來15年分階段發展目標,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與經濟、科技、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深度融合發展。
●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這是繼“十三五”之后知識產權規劃再次納入國家重點專項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保護邁上新臺階、運用取得新成效、服務達到新水平、國際合作取得新突破的“四新”目標,確保知識產權強國建設階段性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