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集爆出造假后,中概股經歷一個月的持續下跌,已有經紀商坐不住了。盈透證券通過壓力測試發現,15億美元市值以下的中概股將跌到0,盈透證券計劃在5月12日之前完成提高保證金。數據顯示,有近200只中概股可能受到影響。
有賣方分析師指出,在信任危機下,未來中概股赴美IPO進程或將受阻,而已上市企業可能加速回歸中國市場。京東和網易兩個互聯網巨頭在近日被曝出計劃赴港二次上市。同時,內地落地一系列資本市場改革措施,4月30日證監會下調紅籌企業回歸的門檻,回A吸引力大增。 盈透證券調高中概股保證金 近期,美國最大在線券商之一盈透證券通知客戶,計劃對持有中概股低市值股票的客戶從4月30起實施新的保證金規定。 稱基于當前的保證金計算公式,將采取一種新的壓力測試。這種壓力測試旨在模擬市值15億美元中概股在下跌期間引起的一系列浮動。根據測試,中小市值股票要縮水15億美元,其中15億市值以下的股票將跌到0! 盈透證券表示,如果初始保證金要增加,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保證金將增至最初要求保證金的90%左右。 據了解,這項新規定將于5月12日前完成階段性遞增。盈透證券提醒,為履行新規,持倉帳戶需符合保證金要求,無法滿足新要求的持倉賬戶將被進行清算。 對此,盈透證券市場和產品開發執行副總裁Steve Sanders在回復媒體時稱,盈透證券從來不會歧視任何國家和地區,保證金要求總是基于特定股票的波動和交易量變化,本身就處于一直變動的狀態。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4月30日總市值在15億美元以下的中概股共有191只,占比高達78%。其中包括了富途控股、搜狗、玖富、360金融、格林酒店、嘉楠科技、精銳教育、房多多、趣頭條、優信、老虎證券、尚德機構等。
業內人士認為,券商提高保證金的做法并非針對中概股,主要因為中概股持續下行風險較大。“瑞幸事件”爆發以后,陸續有中概股被做空機構狙擊,中概股再度出現信任危機。
4月2日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稱瑞幸咖啡首席運營官兼董事劉健以及幾名下屬從事了捏造交易等不當行為,從2019年2季度到4季度期間,涉及偽造銷售總金額約為22億元人民幣,期間某些成本和費用也因此大幅膨脹。 7日Wolfpack Research在7日晚稱,愛奇藝早在IPO之前便存在欺詐行為,且涉嫌財務造假,即虛增用戶數、虛增收入,同時為了掩蓋虛增收入的事實,又采取了虛增成本的手段。渾水表示幫助了Wolfpack Research調查愛奇藝。 8日好未來教育集團(TAL.N)自曝財務造假,稱在例行的內部審計過程中發現了某些“員工不當行為”,公司懷疑問題員工與外部供應商合謀,偽造合同等文件,錯誤夸大“輕量級(LightClass)”的銷售數據。 30日香櫞研究發布針對跟誰學的第二份做空報告,指控偽造40%的注冊用戶。在前一份報告中,指控公司虛構了70%的營業收入。 上述個股中,瑞幸咖啡4月暴跌84%,跌幅位居中概股榜首。愛奇藝小幅下跌4.7%。跟誰學4月全月跌6.6%,5月1日跌5.92%。好未來全月處于震蕩狀態,小幅漲1.7%。 除上述個股外,從整體來看,信任危機爆發后,中概股表現不佳。根據Wind統計,4月全月共有99只中概股出現下跌,占比40%。其中跌幅在20%以上的共有18只。 優點互動大跌55%;美聯國際教育與GREENLAND TECHNOLOGIES分別下跌49%、40%;信而富和房多多均跌30%以上。
就在4月下旬,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杰伊·克萊頓在電視媒體上公開提醒投資者,稱不要將資金投入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
而一篇名為《新興市場投資涉及重大信息披露、財務報告和其他風險,補救措施有限》的文章在美國證監會官網上發布,作者有前述的杰伊·克萊頓、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主席等五位官員。文章稱新興市場公司的風險披露不夠全面;財務報表質量和會計準則不一致;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無法檢視中國公司的審計。 截至目前,中概股繼續下挫。5月5日中概股收盤普跌,大型中概股阿里巴巴跌1.71%,百度跌1.31%,中通快遞跌2.92%,新東方跌1.47%。另外,玖富跌12.84%,達內科技跌12.26%,小贏科技跌10.53%。漲幅較大的中概股有,人人漲47.09%,美美證券漲6.32%,嗶哩嗶哩漲5.53%,1藥網漲5.12%,嘉銀金科漲5.05%,蔚來漲5.03%。 中概股回歸開啟 信任危機或加速中概股回歸。近期,有媒體曝光京東已經秘密提交赴港上市文件,預計最早在6月掛牌,有望繼阿里巴巴后成為第二家中概股回歸港股二次上市公司。另有外媒稱,網易已申請在香港二次上市。兩家公司在回應媒體時均表示不予置評。 中信證券分析稱,受疫情影響,美股市場彌漫著濃厚的觀望情緒,當前或成持續做空中概股的時間點。而瑞幸咖啡和好未來造假事件爆發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察委員會(PCAOB)監管料將趨嚴。 該分析團隊表示,在此背景下,未來中概股赴美IPO進程或將受阻,而已上市企業可能加速回歸中國市場。若回歸中國市場,企業的經營模式、商業戰略等更易被跟蹤,信息透明度更高,有利于中概股享受估值溢價。隨著國內政策、制度不斷完善,市場環境逐漸改善,加上科創板的推出,A股市場對于在美的部分中概股吸引力增加。同時,港交所新訂《上市規則》,以大中華區為業務重心的公司可保留現行VIE結構以及不同投票權架構,也為中概股回歸掃除諸多障礙。 4月30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下調紅籌企業回A門檻。對于紅籌企業申請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監管層表示市值要求調整為符合下列標準之一: (一)市值不低于2000億元人民幣;
(二)市值200億元人民幣以上,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
根據Wind統計,美國證券市場中超2000億元人民幣市值的中概股共有12只,包括前述自曝財務造假的“好未來”(市值2071.06億元人民幣)。
在中概股頻頻爆出造假的背景下,回歸A股的話題再次被市場熱議。有投資者質疑中概股回歸動機,比如逃避嚴格監管。
4月24日證監會表態稱,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重拳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欺詐等惡性違法行為,用足用好新《證券法》,集中執法資源,強化執法力度,從嚴從重從快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的違法責任,加大證券違法違規成本,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堅決凈化市場環境,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切實維護市場紀律和市場秩序,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